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3日 星期日

    一条叫海的大城之河

    津门文化汇海河

    作者:李治邦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3日 10版)
    紧邻天津站的意式风情街已成为游人必去的地方之一。摄影:徐冶 蒋新军

        天津的海河并不是最出众的,但海河给天津的城市定位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九河下梢汇聚在海河,凡是到过天津的人都体味到它的独特,天津整座城市都紧紧围绕着它在流动,它是天津城市发展的一条轴线。海河弯弯曲曲,所以在天津没有东北南西,只有左右。可天津城市就是固执地以海河为方向,所有的建筑都朝着它。

        我是喝海河水长大的天津人,从孩提时起,我就爱在海河两岸行走。在我的眼中,海河文化不仅是码头文化或者说是漕运文化,更多是海河给天津带来了一种容纳百川的胸怀,还有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因为天津人见的外地人多了,因为外地人给天津带来了商机,就有了天津人好客的文化传承。西方的文化能接受,南方的文化能喜欢,东北的文化也乐于传播,不排外,不起哄,不给人脸子,没有天津的集萃意识。在天津过去的小巷胡同里的吆喝就能说明这点:都是河北、山东和河南一带的人过来做生意,吆喝的口音也是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这些吆喝给海河增添了一段历史和一份记忆,也说明天津海河码头带来的各种生意经、买卖道。但从另一面说,天津人到外地的很少,大部分人安于现状,生活多窘迫,日子多艰难,都愿意守着这份土壤而生而息,这就是天津的土话“杵窝子”。像李叔同这样毅然离开天津出家去了福建泉州,做了苦行僧,就十分个别。

        天津海河两岸的名人故居和历史遗存众多,体现了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李叔同故居就在海河西岸不足几十米,前门朝东,后门朝海河。戏剧家曹禺的故居坐落在意式风情区一个静谧幽雅的院落里,两幢暗黄色意式小洋楼。周边不远是梁启超、刘髯公、华世奎等文化名人故居。此外,北洋政府的重要官员袁世凯、冯国璋、曹锟、曹锐、王占元等也都曾在这,潜伏预谋再起。大悲禅院是天津目前唯一的一座十方丛林寺院,为明代创建,是天津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望海楼天主教堂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也叫天主教大会堂或圣母得胜堂,就是朝着海河而建。

        总之一句话,海河文化是天津城市的坐标,也是研究天津、发展天津的科教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