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湖南工业大学自发前来的师生,站在河东校区翠湖边上,手捧菊花,祭奠义务清扫校园数十载的邝日麟老人。一瓣瓣撒落的菊花,勾起了师生们对邝日麟的记忆……
深蓝色棉布褂子,黑色裤子,挑着两个大箩筐,一把比她个子还高的竹扫把——这便是邝日麟定格在师生们心中的印象。清明时节,湖南工业大学的师生以自己的方式纪念那位在打扫中不幸落水身亡的老阿婆。
她去世的消息是通过微博传播的。
“湖南工业大学那位年过六旬、驼着背、每天在校园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去世了。印象中她常年穿一件深蓝色的衣服,佝偻着背,在学校捡拾被学生随手丢弃的垃圾……”
2013年11月13日晚,这条微博在湖南工业大学的学子间被广泛转载评论。“很让人敬重的老人家!”“她是我大学难忘的记忆。”学生们纷纷转发、评论。短短一天,该微博阅读量超过6万,转发量超过500次。
17、18日晚,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两次祈福活动,300多名学生在学校篮球场点燃蜡烛悼念老人。
忆亲网、天堂网网友分别在各自网站建立了邝日麟网上纪念馆,网友cindy每天在网上给她上香、点蜡烛,从无间断。来自湖南、北京、河南、辽宁,甚至美国、亚太地区、欧洲等地区的网友也纷纷来祭拜。
这位普通的老人何以得到如此关注?
1981年随丈夫来到株洲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前身),邝日麟的第一份工作是保洁员。当时的校办主任评价:“邝日麟很勤快,别人的活儿也抢着干。但是从不争功。”这份工作干了四五年,由于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邝日麟被辞退,但她仍然在学校义务打扫卫生。
“我常常停下来关注她。有一次,学生在草地上开派对,蛋糕上的奶油洒在了草地上,吃剩的瓜子壳也扔在了草丛里,怎么扫都扫不起来。老人就用手捡,瓜子壳一瓣瓣捡起来放进竹筐里,奶油一点点抠起来丢进竹筐里。”学校离退处处长肖谦回忆。
湖南工业大学辅导员单书波在《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文中写道:“如果一个人,从第一次无意间遇见后便成为一种符号、一项标志的话,我想,那应该就是她了。”
邝日麟与丈夫离婚后,没有正式工作,还要独自抚养智障的女儿。
许多好心人想帮助她,有人塞钱给她,有人拿吃的给她,都被她拒绝。
“老人在清扫之余,在学校的空地上开辟了几块菜地,自己吃不完,也会挑些小菜到东湖菜市场门口卖。一把青菜两块钱。那天我在一堆人中,拎起一把青菜,递过一张五元的票子就走了。没想到,大概走了十余米,有人在后面扯我的衣服,回过头一看,就是老阿婆,不由分说,把那三元钱塞给了我。”校医院护士长李建娥与我们分享了她和邝阿婆之间的故事。
2008年前后,校方曾给老人发放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被老阿婆拒绝后,学校只好代发给她前夫,由前夫转送。
“她矮小的身材,背弓成90度,一点一点很慢地扫地,看着很让人心疼。”网名“山人有恙”的学生这样说道。
邝日麟的勤劳朴实被每一个同学记在心里。学生看到老人背着的竹筐太重,想帮忙,老人总是摆摆手说不用。“有年夏天看她渴了,我把一瓶水悄悄塞到老人的竹筐里,不让她看到。”大四学生郭佳回忆。
有同学举起相机,阿婆总是把脸转过去。记录的总是背影。
大学生汪敏说:“这是低到尘埃的高贵!阿婆的背影,让我们更加懂得勤劳和珍惜。”
文新学院院长郑坚在微博中说:“同学们下次记得礼貌地对待校园清洁工,跟辛勤收餐盘的食堂阿姨说声谢谢,对夜里值班的楼妈问声好。”
博友“大汉老农”说:“在她的肌体中,顽强地保留着经历数千年风雨才能固化的品质,这品质不是举世独有,但却是历久弥新,我们要珍惜这先辈的馈赠,把美德进行到底!”
学校党委书记侯清麟对本报记者说:“在重视情境教育的今天,邝日麟的背影犹如一座无字丰碑,成为工大的记忆和财富。”
2014年3月28日,湖南工业大学的师生们自愿开展了第六次校园清扫活动,从科技楼出发,经过同心湖——工大后山——同德湖,以一边徒步行走一边义务清扫的形式,维护校园环境。(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罗咸辉 周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