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探究“昙华林”现象

    ——聚焦武昌古城“文化复兴”

    夏静 韩宏 张松超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08日   05 版)

        52座历史文化古建筑修葺一新,4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门庭若市,同时,这里还有昙华林艺术区、美术展览馆……这就是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的昙华林历史文化古街。昙华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2011年,武昌区规划将有着百年历史的昙华林街区打造成武昌文化复兴的名片。古街会不会在商业开发过程中遭到毁灭性破坏?会不会又是一个制造文化繁荣假象的政绩工程?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昙华林一探究竟。

     

    艺术开埠再现昙华

     

        “自开埠以来,昙华林的江夏民居,见证了武昌的变迁;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与交融,遗存了一系列西方建筑和宗教场所;这里的学校、医院、图书馆,对近代文教卫生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昙华林可以说是武昌文化的根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严昌洪因此倡议,古街保护切不可轻言开发、改造,应在尽力呵护昙华林原有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使其重新焕发魅力。

     

        怎样传承好昙华林的文化,武昌区区委书记王立深感责任重大,他说:“武昌区将依据资源优势和发展禀赋,构建‘滨江商务区、华中金融城、古城文化区’三大核心发展区域。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文化区’的重要部分,应当成为武昌区文化复兴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呵护古城文化,不能急功近利,只求经济效益,更要尊重和听取对这片土壤有感情的专家、民众的意见。”

     

        “昙华林艺术区”创意产业园方案在保留原生街巷生活模式的基础上,保护昙华林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以辖区内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院等艺术机构为引领,由市、区、美术学院三方投资改造升级,以无偿提供艺术场所的方式引进知名艺术家、吸引青年艺术家创业,将昙华林打造成为湖北省知名艺术家和艺术产业集聚区。

     

        湖北美术学院作为中国八大美术学院之一,走出了曾梵志、冷军等当今美术界知名人物。近年来,湖北美术学院将教学区整体迁移至藏龙岛新校区,位于昙华林的老校区则作为承接艺术家、文化产业的基地,顺势成为产业园的创意引擎。“以美术学院为主导,对艺术而非对商业、产业‘开埠’,并将艺术区设于城市中心地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在全国绝无仅有。”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介绍,美院牵头将为昙华林带来两种全新的文化基因,一种是具有活力的、年轻的创作思维,另一种是高端的、学术性的创作理念。地域性、民俗性的昙华林文化将由此得到极大拓宽。

     

        “昙华林艺术区”现已成功吸引了马宏、李三汉等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进驻。随着4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在昙华林生根,一个集雕塑、绘画、汉绣、服装设计等众多艺术形式的立体化、集群态的艺术产业街区正逐渐形成。

     

    创意灵感交汇的“梦工厂”

     

        2011年,武昌区政府力邀杨晓婷的汉绣团队落户昙华林,并辟出两间工作室供其创作。汉绣作为武汉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

     

        “汉绣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同昙华林的气质不谋而合。”杨晓婷笑着说,“昙华林艺术区为推广汉绣搭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

     

        策展师马宏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多年,一直在外经商打拼。2009年厌倦商海沉浮的他,再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从事起艺术老本行。重回昙华林,马宏以“体验式艺术”的设想创办了“半亩园美术馆”。目前,“半亩园”已承办了“中国书学博士展”“中国现代陶艺展”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展览。马宏说,艺术创作需要“钝感力”,今日的昙华林虽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慢”的生活节奏却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

     

        2012年,刘正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昙华林,经营起“浮生若梦”服装设计工作室。受到昙华林文化的感染,设计出的服装、风格兼济中西。“昙华林闹中取静,就像一片世外桃源,不断激发我们创作灵感。”刘正心述说起他和昙华林的渊源,“昙华林的艺术氛围不拘一格,只要你有梦想,这里总能提供给你实现的机会。”

     

    让艺术更接地气

     

        为了更好地将学院派艺术风格潜移默化地融入市井文化中,开园以来,湖北美术学院对老校区进行了重新布局,打通北门,使其与昙华林历史街区融为一体,供市民免费进入校园欣赏展览。徐勇民认为,昙华林的艺术风格糅合了高雅和通俗两种艺术,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生态。

     

        令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他说,会展上展出的武汉优秀历史建筑“复原建筑图纸”,让每一个市民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这就是自己生活着的城市。

     

        2013年的首义文化节,首届武汉微电影获奖作品展、李三汉360行雕塑陈列展、徐世鸣国画展等专题艺术展览均向市民免费开放。一幅幅先锋的画作、一尊尊精美的雕塑令游客惊叹。连办20余场民间艺术讲座更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京剧、汉剧、时装这些庙堂之上的艺术也走上街头,引得观众大呼过瘾。

     

        昙华林以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向每一个喜爱艺术的市民、游客敞开胸怀。王立介绍,不仅要把昙华林打造成艺术家的摇篮和城市文化的名片,而且更要把它建设成为百姓诗意栖息的乐土。据悉,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水彩画分展将在湖北美术学院举办,届时凭借地铁直达之便,预计将吸引30万到40万的大学生到昙华林观展。

     

        驻足昙华林,一股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古老的中西方建筑,宁静的艺术展厅,熙熙攘攘的游客,尽管当下的昙华林有了一定的商业气息,但是却仍旧在繁闹中透出几分清幽。与其他城市重新构建文化艺术中心不同的是,昙华林本身就位于武汉市的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毗邻湖北美术学院,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是一个美的地方,而且更是青年艺术家创业的梦工厂。如今,在各方的呵护下,昙华林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韩宏 张松超)

     

    链接

     

        昙华林是武汉近代历史的缩影。这里既见证了晚清租界的兴衰,又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勃发,陈独秀曾在这里讲学,周恩来、贺龙、董必武等人也在这里留下足迹。

     

        “昙华林”一语作为地名见诸记载,始于清代。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录始见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编纂的《江夏县志》。关于“昙华林”之名的由来,一般有三种说法,其一是指这里人家花园多种昙花,聚花成林,而古代“花”“华”二字通用,故称“昙华林”;其二是清代昙华林附近人家多以种花为业,家家户户以坛养花,由“坛花”而生“昙华”;第三种说法认为昙华林源自佛教用语,在郭沫若笔下亦有此推测。据后人考证,此处原有佛教寺庙名曰“昙华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