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8日 星期二

    文化走亲,走出文化大繁荣

    ——湖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调查人:叶 辉 俞海萍

    叶辉 俞海萍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08日   11 版)
    2011年起,湖州的“文化走亲”在浙江全省推广。图为浙江省嘉兴市到湖州市德清县“文化走亲”。
    传统的“送文化”中

    一元主体线性结构模型
    “文化走亲”中

    多元主体网状结构模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系到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关系到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现。浙江省湖州市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的新方法、新举措,用“文化走亲”走出了全市文化的发展繁荣,也走出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湖州经验”。

     

        浙江省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和吴兴、南浔三县二区,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元代诗人戴表元有诗云:“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悠悠太湖水荡涤出了一个“清丽湖州”。

     

        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星火到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从秦汉的地广人稀到六朝的江表大郡,从唐宋的文人荟萃到明清的科举繁盛,2260多年历史文明,氤氲出了一个“文化湖州”。

     

        湖州市顺应百姓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开展“文化走亲”,努力开创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权益保障有力的崭新局面。2011年起,浙江省在全省推广湖州的做法,文化部也在2013年授予“文化走亲”第16届群星奖项目奖,以便总结湖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日前,记者专程赶赴湖州,对该市在全国首创的“文化走亲”的缘起、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及其经验进行调研。

     

    从“送文化”到“创文化”,“文化走亲”破题

     

        “文化走亲”是湖州市首创的一种文化交流样式,它由政府主导、群众自发组织、社会各界参与,以文艺演出、展览、论坛等形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以“互访”的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它以“文化”为载体,通过“互访”,加强“亲友”之间的沟通,构建“相熟、相助、相融、相亲”的群众文化交流格局。

     

        具体操作上,“文化走亲”活动有“选亲、招(送)亲、结亲、留亲”四种形式。“选亲”是有意向的主体,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主动进行“走亲”;“招(送)亲”是指对外发布“招亲”信息,召唤其他主体并促成“走亲”活动;“结亲”是指两个地域或部门间建立起“文化亲缘”关系;“留亲”是对“结亲”成果的巩固与推广,建立起双方互帮共进的友好关系。

     

        2008年底,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首先以德清县为试点开展“文化走亲”,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在全市三县两区全面开展;2011年浙江省文化厅将其作为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之一,在全省推广实施,并将其纳入浙江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给予每年600万元的专项扶持。活动开展以来,湖州市已组织“文化走亲”800余场,参与演出的文艺节目(展览)7300个(次),参与人员3.5万余人次,观众120万余人次,已经形成了本省范围内相对成熟的“文化走亲”网络。此外,还与上海、江苏吴江、新疆柯坪、台湾等地,以及法、俄等国开展了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走亲”。

     

        2010年“文化走亲”被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贴近’”“十佳创新案例奖”;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首届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一等奖,并入选2011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2013年,浙江省已经开展1000场“文化走亲”。调研结果显示,“文化走亲”项目在湖州的知晓率与参与率,在基层文化干部中均达100%,在受访城市社区居民中达62.8%、46.2%,在农村居民中达86.6%和76.4%。

     

        1.“文化走亲”湖州发源基础扎实

     

        仓廪实,文化兴。“文化走亲”在湖州的发展,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经济保障和群众基础。

     

        湖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具有226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历代贤士名家辈出,涌现出颜真卿、杜牧、苏轼、陆羽、张志和、赵孟等文化大师。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湖州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地域,交通发达,经济富足,人情风雅,文化昌明,湖笔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都传承了这方灵动土地孕育出的文化记忆。这为“文化走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湖州地处长三角地区,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南宋时期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2013年,湖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0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120元。走在富裕路上的农民渴望先进文化生活,这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保障。

     

        湖州群众文化活动向来活跃。近年来,湖州市县区文化单位围绕打造“欢乐湖州”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了“十百千万工程”“送戏送书工程”等“送文化”活动;形成了“长兴百叶龙”“安吉威风锣鼓”等一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以及“善琏湖笔之乡”“新市蚕花庙会”等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目前,全市“一乡一品”乡镇达到85%,“一村一韵”达80%。这为“文化走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审美疲劳引发“文化走亲”思考

     

        近年来,在多元文化格局中,群众的审美喜好与文化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不再满足于“文化下乡”的老节目、老面孔。如何解决群众的审美疲劳?针对新情况,湖州宣传文化系统多次组织精干的调研小组深入全市三县两区开展调研。

     

        调研小组发现,群众对“文化下乡”的审美疲劳并不是由于文化需求低。相反,调研显示,近10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文化需求呈上升趋势,上升了72.51%,并正在得到较为有效全面的释放”。

     

        调研小组还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日益便利、现代传媒的普及,观众的审美需求也从“单一性”向“多样化”、从“普泛性”向“特色化”、从“享受文化”向“参与文化”转变。

     

        2008年9月,湖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宋捷在德清县调研时,一种全新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使他眼前一亮:德清县钟管镇文艺团队正到邻镇新市镇演出,演出中有传统戏曲、歌舞、小品,甚至有民间草根自创的原生态节目,节目均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演员有教师、学生、文艺爱好者、民间艺人等。演出的费用均由演员自己承担,钟管镇文化站只提供往返的交通费。演出的水准没法与专业团队相比,但由于节目贴近生活,演员与观众互相熟悉,双方积极性都很高。整台演出笑声、掌声此起彼伏。演出一结束,新市镇的群众就表示也要前往钟管镇“走亲戚”,进行回访演出。

     

        其实,这样的演出已经在城乡间悄然兴起。在对这种草根演出的成因、缘起、组织队伍、经费支出、演出效果等进行深入调研后,宋捷赋予这种演出一个全新的名字:文化走亲。

     

        由于在“欢乐湖州”“幸福舞台周周演”等文化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演出团队、文艺骨干和节目,调研组认为,在全市推行“文化走亲”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对演出方、承办方、活动经费和方案等都作了详细准备之后,2009年3月,湖州市委宣传文化部门正式下文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文化走亲”。“文化走亲”这一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终于脱颖而出。

     

    多元主体共建,“文化走亲”成效显著

     

        “文化走亲”开展5年来,颇显成效,它打造的开放式活动平台,发挥了基层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基层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构建起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

     

        文化部公共服务司司长张永新在湖州调研文化工作时曾指出,湖州的“文化走亲”,是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它很好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整合了基层的群众文化资源,让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他说,从全国来看,今后也要把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整合基层的群众文化资源作为努力方向,研究、总结湖州经验,向全国推广。

     

        湖州市文广新局要求,“文化走亲”要以“文”为媒,重在惠民;以“走”为要,重在交流;以“亲”为旨,重在共进。

     

        1.以文惠民:发挥多元主体活力,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马斯洛理论提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后,就渴望人格与自身价值被承认。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文化走亲”作为一项可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可以在企业、村、镇、县、市之间交流互动。相比于传统的“送文化”模式,它将传统结构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一元供给”模式转换成了上下、左右多元主体联动模式。

     

        在“文化走亲”中,群众从“观众”成了“主角”,成为“文化走亲”的生力军,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文化走亲”因此被群众称为“人民群众的节日、开放交流的桥梁、文化惠民的盛会”。

     

        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虞文清说,“文化走亲”唤醒了农民的文化激情,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农村文化大舞台无法与城市大剧院相比,但承载了农民的情感记忆,是农民的精神和文化家园。

     

        2.以文聚才:破解基层文化资源匮乏,带动骨干和团队成长

     

        “文化走亲”使群众的创作欲得到释放,表演欲得到激发,带动了一大批文艺骨干的成长。以骨干带团队,以团队促作品,破解了基层文化资源匮乏的难题。

     

        5年来,湖州市已涌现出各类文娱团队900余支,文化示范户1170户,较“文化走亲”前分别增长52.6%、82.2%。这些团队规模不大,少则3~5人,多则15~20人,最多的江南红艺术团有32人。

     

        文艺精品生产与创作取得较大成果。创作了各类文化艺术作品1200余件,文艺节目400余个,获全国奖项近70件(项),涌现出《太湖之州》《蚕匾上的婚礼》《三张火车票》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德清文化馆副馆长张婕对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深有感触。以前,需要发动才会有人来,还得发点纪念品。现在文化馆的干部,经常被“预订”下乡搞培训,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乡村。乡镇文化站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她说,“文化走亲”在农村落地生根,调动着农民的文化兴趣。

     

        3.以文兴业:走亲带动非遗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走亲”项目所依托的主要文化元素之一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像菱桶舞、鱼灯舞、蚌壳舞等特色传统舞蹈都通过“文化走亲”展示,一些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因此复活。

     

        “文化走亲”将群众动员起来,成为“文化矿工”,已有70多个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新生。这种群众文化团队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是一种文化自觉,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文化自信。

     

        安吉的“竹叶龙”、长兴的刘井狮舞等多次在杭州、上海等地“走亲”亮相;长兴“百叶龙”“巨笔书法”还参加了法国艺术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等。长兴的百叶龙公司,更是通过专业化管理、公司化运营、产业化推进,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打造成该县文化产业的金名片。

     

        长兴白岘十番锣鼓响了300年,掌门人俞炳如已85岁,十番锣鼓面临失传。2009年,俞炳如的儿子俞朝忠动员女儿、堂妹等10多名女性,组建了白岘乡女子十番锣鼓队,自己任总教练。祖孙三代,锣鼓声声。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从乡村小舞台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广场文化周。

     

        4.以文化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黏合人文空隙。文化如水,“流”到一地,便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群众的思想理念、生活习惯、社会风气。“文化走亲”让文化真正“流动”起来。

     

        尤其是在外来务工者聚集的地区,多元文化的交汇,造成观念的显著差异,“文化走亲”提供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途径,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文化普及了才会有生命力,当其成为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真正扎下根来,文化建设才会牢固和持久。”湖州市文广新局的朱忠明具体负责该项活动,他认为,“文化走亲,越走越亲,是因为它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大众文化的沃土之中。”

     

        吴兴区织里镇有“童装之都”之称,本地常住人口10万人,在册外籍人口25万人,主要来自安徽省望江县。“新织里人艺术团”让新老织里人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各自的文化,增强了彼此的了解,加强了新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淡化了“人在异乡”的情绪。如今,该艺术团有乐队、舞蹈队、戏曲表演队、腰鼓队等,有骨干60人,仅2013年就开展文艺演出60多场。2013年5月,“吴兴之星·走进望江”将“文化走亲”走到了新居民的原住地,将游子的思念和湖州人民的关心送到了望江。同时,湖州市图书馆举办了“文化走亲民俗风情展”,展示了外来务工者制作的家乡手工艺品,促进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湖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文化走亲”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政府则从“主体”转为“主导”,专注做好服务、“搭台”工作。这背后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1.政府“买单”保证“公共”性质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湖州市委书记马以多次强调:必须牢固树立“文化就是民生”的理念,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走亲”将活动主体下沉到基层,突出行政村与社区的主体功能与活力,符合中央“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精神,契合文化部“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要以小型、分散、多样为主”的要求。

     

        据吴兴区织里镇综合文化站胡刚介绍,一场“走亲”演出,活动的输出方主要负责组织、交通等工作,场地、灯光音响、用餐、安保等则由活动的接待方负责。每场演出会从政府的专项经费中给予演员50~100元的补助。“这些补助都是象征性的,演员自己的投入都不只这些,但他们都有正常的工作,参加演出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享受。”如此,一场近两小时的县区内演出,政府只需投入2000元,一场跨县区的演出则只需3000元。

     

        “文化走亲”,从演出规模来看,都以小型为主;从时段上看,贯穿法定与民俗节假日;从覆盖面来看,实现了“由一位演员带动一户人家”的效应。仅2013年,湖州市“文化走亲”就有278场演出。小而多、广而博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文化走亲”相对于一般文化活动的运作效益。

     

        2011年,浙江省文化厅启动全省的“文化走亲”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给予每年600万元的专项扶持,湖州市政府又每年给予专项经费120万元,这为“文化走亲”提供了物质保证。

     

        “文化走亲”影响力的扩大也吸引了市场力量的介入,如国家级非遗项目百叶龙产业化经营的成功运作,就是很好的例子。部分企业家看到了“文化走亲”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也积极赞助演出。但从目前来看,社会资本仍以公益性质为主。由于演出成本低,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尚足以满足需求,湖州市暂无大规模引进市场力量的计划。“在财政可支撑范围内,只有政府‘买单’,才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和‘服务’性质,也才能最大发挥惠民作用。”湖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宋捷说。

     

        2.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资源

     

        “文化活动要做百姓所需,百姓所愿,百姓所能,百姓所喜。这样‘走亲’就有了动力。政府做好后勤保障,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湖州市委宣传部部长胡菁菁说。

     

        如何充分整合现有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是政府需要面对的命题。目前,湖州市所有乡镇都已基本建成拥有一定场地设施的综合文化站(中心)。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场馆为主体、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村级文体活动室为依托、农村文化示范户为补充的农村文化阵地网络,此外还新建百姓文化大舞台700余个。

     

        2013年来,湖州市在实现全市900余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以村村“有文化礼堂、有展览展示、有文体团队、有文化走亲、有礼仪传习、有素质培训、有村规民约、有长效机制”的“幸福八有”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共享。湖州希望通过2013年至2015年3年的努力,确保全市300个行政村都能实现“幸福八有”。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指出,“文化走亲”有现实基础,“送文化”“种文化”和“创文化”三者结合,是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经验。“文化走亲”有实践范例,它打造的开放式活动平台,激发县区、部门、单位和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创新“种文化”载体,促进了民间文艺创作繁荣,有效发挥了基层文艺骨干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区域间文化交流互动。

     

        3.打造立体式文化联动平台

     

        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文化走亲”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歌舞、戏曲、小品等单纯的文艺表演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书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展览和非遗展示、主体论坛等多内容、多主体的组团“走亲”、联动“走亲”应运而生。如湖州市博物馆通过“大手拉小手”,与故宫博物院“结亲合作”,开展了赵孟真迹回归湖州等一系列高端书画展览。

     

        此外,“文化走亲”还与其他群众文化活动、农事活动相结合,达到共享资源、扩大影响。比如长兴县在不同的季节会举办红梅节、花木节、樱桃节等“一月一节庆”活动。“举办一个节庆,带动一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农事节庆已成为长兴农民的盛会。“文化走亲”就在节庆期间组织走访演出,既利用节庆活动扩大了观众规模,又丰富了节庆活动的内容。

     

        “文化走亲”从单纯的文艺演出,变成了多主体的立体式文化联动平台。为了便于推广,湖州市成立了领导小组与办公室,从年度计划、经费保障、项目策划、绩效考核等方面指导全市“文化走亲”的开展,同时统一各地活动的主题词和徽标,形成了一整套简单方便的运行模式,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陈斌彬认为,“文化走亲”立意要放眼“长三角”,要促进文化产品流通,要探索“走亲”区域内资金的高效使用。他提出,是否可以探索成立“走亲”联盟,加大“文化走亲”活动的覆盖面。

     

        “五年来的‘文化走亲’历程,使我们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只有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的多元参与,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宋捷认为,“也正是通过‘文化走亲’的探索,政府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学者谈“文化走亲”

     

        “文化走亲”走出欢乐祥和的文化中国

     

        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黏合人文空隙。“文化走亲”是一条文化纽带,在湖州的科学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缓解了城乡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而且塑造了城乡新的公共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共同体生活。

     

        “文化走亲”体现出当地政府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履行方式。从单向的“文化下乡”转变为交流与互动的“文化走亲”,湖州突破了城乡分割、区域分割,唱响了公共文化之歌。

     

        ——郁建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文化走亲”开创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

     

        “文化走亲”原是湖州市县区文化单位打造的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在多年的文化创建活动中,“文化走亲”经历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的重大转变,见证了其从群众性的自娱自乐到政府买单的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惠民”工程的质的飞跃。这种转变与飞跃开创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崭新形式。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