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发布了《关于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试行特别机制和特殊政策的意见》,旨在助力这两个拥有特殊身份和使命的经济开发区实现腾飞。
手里拿着这份《意见》的喀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阳满脸笑容地说:“这是今年新疆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行动之一,它提出举新疆之力,努力将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窗口,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站在这片刚刚由戈壁荒漠变成都市的土地上,变化令人惊讶:核心板块支撑、快捷干道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高楼大厦林立、山水依傍的喀什东城新区,与往日茫茫戈壁对比,会让人产生时空错觉。
一个现代化的喀什,就这样在建设者的汗水里悄悄地屹立在世人面前。
“不等不靠,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古老的喀什,曾经是我国路的尽头、水的尽头、山的尽头。在这个被大山包围的古老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上,曾经寄托了多少人的期盼和希望。因为这里有着天然的优势:它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和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有着“一国通八方”的美誉。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在喀什建立一个经济开发区,赋予特殊的发展使命和政策条件。随后,一系列国家及自治区层面的特殊政策相继推出。
当记者再次来到当年那片戈壁荒滩时,这里早已建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
自2010年5月获批以来,喀什经济开发区不等不靠、敢于担当、先行先试,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实现了经济开发区建设强势开局、突破发展。
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快速推进:以金融贸易区、综合保税区、深圳产业园、深圳城4个片区配套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全面开工建设;104万平方米的住房保障工程、喀什市民服务中心、图书馆、医院等工程建设已经启动;5.6平方公里的小亚郎湿地保护和景观公园工程前期工作也已经启动;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地标”——喀什发展(双子塔)大厦已开工建设;上海浦发银行、天津滨海银行、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相继落户喀什,形成了喀什的金融高地……
目前累计引进企业100多家,“现在综合保税区已经和十几家进出口企业签订了投资落户协议,签约额已达30亿元。”李阳自豪地介绍。
“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不能等不能靠,现在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喀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阳说。
去年底召开的喀什地委扩大会议将“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工程”列为今年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要把喀什经济开发区建成沿边开放创新实践区、区域重要的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贸易中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喀什远方国际物流港物流中心。
“再造一个新喀什,一个更高层次的文化名城”
来过喀什的人都知道:喀什有个老城,那里密密麻麻的小巷令人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喀什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形成于丝绸之路繁荣期的老城里,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与传说。当新的发展使命让再造一个新喀什的重任落在建设者的肩上时,他们多了一份责任与使命。
在去年获批的《喀什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中,喀什市的城市面积将从过去的45平方公里增加到125平方公里左右,而喀什经济开发区主体园区的面积就达40平方公里。
李阳说:“城市再造的内涵,是着眼于喀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作为我国向西开放大局中第一快速通道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再造。最主要的是,再造一个新喀什,一个更高层次的文化名城。”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喀什市始终坚持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把喀什的发展稳定置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去研究谋划,坚定不移地走高端、绿色、可持续崛起道路。
由此引发的“聚变”将迅速向全域蔓延。从功能定位和规划跟进,到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从基础设施和配套升级,到土地清理和资源整合……涉及全城的系统整合中,以“城市中枢+专业化基地+板块经济”为支撑,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复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综合经济体,成为新形势下喀什经济开发区对自身的全新定位。
喀什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数千年的时光里,历览兴衰,雄踞古今。当今天经济开发区作为千年古城的现代化新中心完美呈现时,“把喀什建成中国西部明珠城市”之梦,正变得清晰而具体。(本报记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