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干旱舀坑塘,冬夏雨雪盆罐忙;无雨无雪坑塘干,天天盼水愁断肠。”这首在山东德州庆云县世代相传的民谣,是当地百姓饮水难的写照。如今,这里的村庄终于通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能喝上“甘甜水”的不仅是凌县。前不久,德州市整建制完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任务,成为全国第一个城乡统筹解决农村百姓饮水安全问题的地级市,400多万农村群众和城里的市民一样喝上了“同源同质”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喝苦咸水的历史。
作为山东省内的“欠发达地区”,德州如何创造“发达”的民生水利,令人深思。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德州水资源严重不足,农村群众饮水一直十分困难。2005年到2007年,德州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农村“有水喝”的问题。2008年,德州又提出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解决农村“喝好水”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建设,以平原水库引黄河水为水源,深度处理后实行规模化集中供水,9个县(市区)先后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管网入户率达95%以上。
“德州这个将近6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个创举,具有里程碑和标志性意义。”水利部农水司副巡视员赵乐诗说。
赵乐诗指出,“十二五”时期的前两年,我们已经解决了1.16亿农村居民和1687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解决了63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未来,要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既要加强管网和工程建设,保证水源,也要加强工程管护和管理,保证水质,让农民真正喝上“放心水”。(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