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4日 星期五

    雨花台:再一次,深情地缅怀

    郑晋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04日   04 版)

        四月的古城南京,已是翠柏凝春、草长莺飞。

        时值清明,往雨花台去的脚步多了起来。人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再一次献上鲜花,再一次深情地缅怀先烈。

        白发婆娑的老人来了。手捧一抔黄土、轻拭墓碑上的灰尘、深鞠一躬。一旁的大树犹如身披甲胄、手持长矛的卫士,守护着烈士英灵。这里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朦胧中,烈士果敢与伟岸的身影恍若在眼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老人喃喃。

        气宇轩昂的中年来了。革命领袖恽代英雕像前,他们默默献上鲜花,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狱中的豪情壮志犹在耳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高唱《国际歌》、昂首挺胸,坦然自若,不屈不挠的英雄本色在时光流转里,凝聚成了永恒坐标。

        风华正茂的青年来了。他们在碑前握紧拳头,面向党旗,再一次重温入党誓词。牺牲在雨花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有十万多人,而留下姓名的仅2401位,他们牺牲时大多年轻,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最小的才16岁,史砚芬25岁,郭刚林27岁,何葆珍32岁……还有那些不知姓名的青年革命者,他们以异乎寻常的坚韧和无畏,将宝贵的青春融注到救国图强的时代使命中。

        朝气蓬勃的少年来了。他们的眼神无比纯净,紧紧凝望英雄的雕像,静静聆听老师讲述的英雄故事。16岁的袁咨桐是牺牲在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国民政府曾愿给他一条生路,然而袁咨桐因拒绝在悔过书上签字,拒绝脱离与共产党的关系而被残忍迫害。“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一个人到了连死都不怕的地步,还有什么可以顾虑的?”狱中的袁咨桐用生命呐喊。

        斯人已逝,正气长存,殷殷在怀,永难忘却。英烈们不朽的精神永远镌刻在代代中华儿女的心中……

        (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