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
暖融融的春光里,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操场上,一群球场上玩球的孩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玩的像排球,场地尺寸和网高却是排球的缩小版,而且不用像打排球那样扑地救球,而是像网球一样,球落地一次再打。这就是地排球。“不像打排球那么难,打地排球可以扣球使力发泄,很过瘾。”“球很软,打着很舒服,不会伤着我。”“因为有落地一次的机会,很意料之外的球都能接住,地排球很好玩。”谈起地排球,学生们抢着发表自己的感受。
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体育老师温国平说:“地排球这个新兴的运动很好,把竞技性和观赏性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脑力和体力,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排球兴趣。”
记者找到地排球运动的发明人,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周明华。
一天,周明华约了几位同事一起来学校打乒乓球。当时,洛阳师专的运动场地很有限,仅有的几个球案被其他同学占着,周明华突发奇想,用粉笔在地上画了长方形的乒乓球桌,然后就在地上打。事后,钟爱排球运动的周明华深受启发:“排球也可以这样变。”就这样,周明华萌发了要研发不受场地限制且便携的排球运动的想法。
于是,他开始行动起来。
七年研发,洛阳开花
然而,研发地排球却远远不是“比葫芦做瓢”那么简单。
为了区别于排球,地排球要考虑圆周、气压、材质、重量、外观、适应性等诸多方面。仅仅为了寻找软硬适中、有弹性、价格适中的皮子,他们就跑了多个省市。设计出相应标准后,得找到厂家生产,为了避免跑空趟,节省费用,周明华逼着自己成了网络高手。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后,终于找到了愿意合作的厂家。但是,不见面的交流难以满足一项发明的点滴细节要求,仅圆周、球面色泽、气压、材质等就经过7次改动,这样一来,答应合作的厂家也因不胜其烦而退出。
年复一年,周明华带领他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地排球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各两项,他们研发的第八代地排球投入使用。
研发出理想的地排球只是一个起点,在学院的支持下,地排球成为体育学院学生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周明华亲自授课。地排球推广得到了洛阳市教体局的支持,成为部分学校小学生新的爱好。去年,还成功举办了一次多所小学参加的地排球比赛。
七年研发之后,地排球开始在洛阳开花。
期待更广阔的天地
地排球期待着更广阔的天地。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研究会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运动训练协会田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保成指出:地排球运动十分有趣,可以落地后接着打,增加了回合数,有益于锻炼身体,是一项很好的集体运动项目,大众均可以参与,对推广竞技排球也有积极作用。
中国大学生排球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学科研委员会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毅钧表示:“地排球允许球落地一次,这颠覆了传统排球空中接击的规则,降低了难度,初学者入门容易。这项运动的推广有利于排球运动在各级学校的发展普及,希望以后多开设一些地排球运动的竞技比赛。”
为了让地排球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标准化运动,周明华的团队已经设计出了一个装备包,一个不大的便携背包装进了球、球网、球套、司线旗等15件套组合。出去游玩时,人们只需带一个能容纳球、球网、标志杆等6件套组合的简易包即可。只要你喜欢,无论室内室外,随时随地就可以建起一个运动场地,尽情享受地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本报记者 崔志坚 本报通讯员 郭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