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清乾隆碧玉山水人物图笔筒

    作者:陈亚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2日 12版)

        此物筒碧玉质,直筒。器壁以深雕、镂雕、阴刻等技法琢饰通景,外壁通景浮雕山水亭台楼阁人物图。高山峭壁,参天古木,小桥流水,楼阁依山而建,高山深谷中植被繁茂。楼阁里众人谈笑风生,苍松下四个老者聚精会神地看着小溪中的游鱼,一派安居乐业的山林风情。全器构图繁密,层次清晰,雕刻生动,为清代乾隆朝碧玉笔筒之精品佳作。

        此件碧玉笔筒通景浮雕,与同时期之竹雕、牙雕、木雕之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层次之丰富,通景图案之连贯等诸多时代特征尽显无遗。而此类雕件终究离不开画本与画意,就如竹雕一般,必先有画,其后入刀。此件笔筒所表现之图案,也是尽现画意,而于乾隆玉器分类中,亦有“画意玉器”一类,乾隆帝认为此类玉器有雅趣,可玩矣。这类玉器大多数以文人逸事或山水名胜为主题,表现于圆柱状的笔筒之上。不论宫廷造办处抑或是苏、扬玉作,制作玉器皆首重画样与选料功夫。画意玉器之稿样,往往取材自内府收藏之画作,或是由宫廷画家参与绘制。

        此件笔筒从其实用功效上来讲当属文房用具。文房用具成熟于宋代,宋代国策重文抑武,文士阶层地位提高,受到普遍的敬重。于是文人的生活美学影响愈巨,由此文房艺术应运而生。明代经济发展,民间富裕,于是文人与文化有了契机,蓬勃向上,文人品味也随之成为时尚。商人富贾、官僚帝王争相附庸风雅,文人之美普及于世。清朝以来,康乾盛世,三朝帝王皆具学养,喜好艺术,于是亲自参与了诸多器具的设计,故出现于宫廷中之器具,必是符合帝王审美与需求的。帝王虽亦可称为文人,但贵为天子,深居内宫,宫廷的壮丽建筑及雕梁画栋的内部陈设,均是宣扬国威、粉饰帝王气派与好尚。御用文房器具陈设其间,无论从应景之道来讲,还是从理念上来说,亦必须突显其富贵豪华。尤其当帝王重视艺事且文品甚高之时,往往利用充裕的国府资财,招揽各地能工巧匠,取用各处精美材质,倾力督造巨硕纤巧之作品,亦可令不同品类之工艺竞技交流,由此激荡出前无古人之作,诚为民间不可想亦不可能之事。清高宗乾隆皇帝在其诸多诗文当中,屡屡流露出他对于王羲之、陶渊明、苏东坡等文士的追慕与敬仰,正因如此文人思想之熏受,他在对于玉器的品位方面也以传袭古典、表现画意为雅。此件笔筒选材精致,制作严谨,气韵恢宏,有富贵艳丽之皇家气息,又因碧玉色沉,故体度庄沉,具典型宫廷风格。由此齐集文人品味与宫廷风格,后人无所企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