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年的“兄弟”情

    作者:曹继军 颜维琦 何东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02日 01版)

        在上海市嘉定区虬桥敬老院,有一位74岁的残疾老人,叫张维龙。由于小儿麻痹后遗症,他的双脚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张维龙年少时失去双亲,年老时无儿女承欢,生活看起来并没有厚待他,但他却总是微笑示人。熟悉他的人都能读懂他的微笑——感恩,因为他的人生历程中多了一位特殊的“亲人”,一个非亲非故的弟弟。

        这位弟弟叫辛建明,是农业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的一名职工。1970年,17岁的辛建明高中毕业,到上海嘉定县娄塘镇娄北七队插队劳动,认识了同在一个生产队的张维龙。对这位年长自己10多岁、走路需要搀扶的特殊伙伴,辛建明格外照顾。

        张维龙的双脚变形,一般的鞋子穿不上。一有空,辛建明就去附近的鞋店找,询问能否特制一双鞋。可跑遍周边的鞋店也找不到合适的鞋子。“既然商店没有,那就自己做一双。”在家人的帮助下,辛建明自己动手,张维龙终于穿上了合脚的棉鞋。

        几十年过去,张维龙住的地方几度搬迁。他搬到哪里,辛建明的足迹就跟到哪里。逢年过节,辛建明都会将张维龙接到自己家中,他的母亲、姐姐和妹妹早已接纳了张维龙作为家庭的一员,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吃团圆饭,让这位非亲非故、无儿无女的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44年的悉心照料,辛建明从不主动对人提及。直到一位和辛建明共事多年的同事“不小心”说起,人们才知道这个静悄悄的人间大爱的故事。如今的辛建明,两鬓白发,依然坚持去敬老院看望兄长张维龙,定期带他去理发,去医院检查身体。“我做这些算不上什么,人和人在一起,不就是要互相帮助嘛。”辛建明说。(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何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