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

    兼顾市场需要的艺术把控

    ——关于电影《白日焰火》的思考

    周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31日   14 版)

        冰天雪地,凛冽气息中的大白日下,焰火绚烂绽放——电影片名在结尾处得到呼应,可谓大手笔,这就是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主角银熊奖的电影《白日焰火》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一个难解的碎尸案、一个情绪被事件曲折弄得阴郁暗淡的刑警,和应该象征着希望的新年爆竹一起在此刻得到了释放,让观众终于可以纾解深陷迷局时的紧张,开始仔细回味电影中的深意。

        艺术就应该张弛有致,这是编剧的高明之处。《白日焰火》这样一部并非商业娱乐类型的电影,没有沉迷于文艺片自娱自乐的格局之中,而是在坚守艺术性的基础上注意对大众观赏心理期望的回应。当然,创作者也不是肤浅地一味迎合取悦,而是在剧情设置上加入诸多商业元素,试图在故事发展逻辑上从无意间牵引观者的心,让人的情绪不自觉地跟着案件的发展跌宕起伏,这种独特的观影感受相信会得到市场的积极反响。

        电影《白日焰火》的故事离奇复杂,不到最后一刻都想不到元凶是谁,观众随着剧中人一同辨析思考,开动脑筋,案件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女主角吴志贞遭到侮辱,在反抗时失手杀人,丈夫梁志军为救爱人而选择顶替被害人,从此隐匿起来。接着,为了保护与吴志贞之间的关系,他除去了一个个接近她的男子,碎尸案不断发生。这时,失意的刑警张自力在与吴志贞接触过程中飞蛾扑火般地爱上了这个女人。但随着两人更加亲密的接触,张自力的职业精神也被逐渐唤醒,案件的真凶呼之欲出。影片直面生活的粗粝冷峻,展现了创作者自信坦然的态度,他们不是为了渲染悲情,而是通过对社会和人性复杂性的冷静探知,强调男女主角对爱的渴望,让人体验冰冷镜头下的一丝温暖,也许这也是使柏林电影节评委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影片的人物关系和表现值得推崇。丈夫表面上已经“死亡”,吴志贞有获得男性青睐的世俗理由,但梁志军暗中的防范束缚让她深陷在试图有爱却不能获得的双重重压之下。张自力为破案开始对吴志贞进行调查,又因为被她吸引而更主动地接近她,让这份情感和案件一样迷雾重重。职业行为与个人情感行为的交织,是不少此类影片的共同表现趋向,但《白日焰火》为其赋予了更多的合理性:同病相怜、需要保护等等,让人们一度以为破案之时,关系发展也会有好的结局。但结果让人始料未及,犹如案件的后面另有迷局一般,情感的背后也另有复杂的深意。这时,我们对男女主演的表现不由心生佩服,饰演吴志贞的桂纶镁哀怨、沉静、隐忍、躲避,饰演梁志军的廖凡坚韧、执着、全情投入,构成关系主动和被动的差异。可以说,这是一个紧张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侦探故事,却也是一个不动声色的情感思考过程。在习惯以喧闹吸引人眼球的时代观影潮面前,静下来挖掘生活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白日焰火》无论是创作态度的冷静,还是审美品格上的冷峻,都显示出了电影人的勇气和态度,这种精细把握才是最动人之处。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