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融合的动力与路径”座谈会在京举办

    李慧 杨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8日   03 版)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记者李慧、杨君)由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融合的动力与路径”座谈会27日在京举行,业界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判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形势,把脉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并为未来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3月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多个文化产业支持政策。本月中旬,国务院在4天内连续发布两个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24日至25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5日,文化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无锡联合召开“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纵观近期出台的这些文件,“融合”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与会专家认为,作为一个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较高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未来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一种常态。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企业需求、资本需求都推动着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从文化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着手,注重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共赢、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协同共赢、财政与金融的协同共赢、知识与人才的协同共赢。

        与会专家建议,未来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着手。企业要树立创新融合的意识,并转化为具体行动;政府要为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注重搭建合作平台,加大政策支持,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消除部门、行业、所有制限制和地区分割,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发展中,要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交易平台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评价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影视作品、著作权及版权质押评估体系,建立文化和金融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专家认为,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学科创新,完善创意人才评价体系,加大文化产业职业技术教育和企业学位教育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融合发展的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

        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朱涛、中央文资办副主任董德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地、民生银行文化产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岩玉、歌华集团总经理李丹阳、东道设计公司董事长解建军、天津神界动漫公司董事长陈维东、四达集团副总裁郭子琪、尚8集团副总裁潘宣亮、北京文交所总监张大为等参加会议并发言。座谈会由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主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