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8日 星期五

    怎么看 怎么办

    虽然遥远,但非无期

    ——地震能不能预测、预报

    楚泽涵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8日   07 版)

        地震是人类遭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突发性最强,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的预测、预报一直备受关注。

        一、预测和预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灾害性地震的预测是科学家高难度、高风险的科学探索行为,预测结果仅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

        地震预报则是政府以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行为。因此,地震预报是有发布权限的:在各省市,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省政府,在北京,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国务院。

        二、预测、预报的分类

        灾害性地震预测、预报分为长期(10年以内)、中期(1—2年以内)、短期(3个月以内)和临震预测。

        其中最有减灾效果的是临震预测,即对近期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地震(通常是里氏5级以上)的发生时间、地点、震级做出评估。

        三、人类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能预测、预报大部分灾害性地震

        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目前人类认知地球科学的水平还不高,从整体上还不能充分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震的机理、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第二,从技术层面上说,全世界还没有建立和形成能够监视和记录全球地震过程的观测系统。从已经有的地震台网看,陆地多,海域少;即使在陆地,也在地表,而真正发生地震的地壳或地壳以下的区域,则完全没有能够直接进行观测和记录的系统。

        第三,从人类所熟悉的根据经验预测地震的思路而论,人类所具有和掌握的地震信息远远不够,达不到建立经验预测模型的程度。

        如果把地震看成地球上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那么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应该是有规律的,既然有规律,就应该能够被认识,但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若干阶段,目前还不能从整体上预测、预报地震。因此,应该这样问答:人类何时能够预测、预报地震?这一天虽然还遥远,但非无期。

        (原中国石油大学教授,现为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