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4日 星期一

    南风古窑千余年瓷韵悠悠水下现

    ——宁波一水库下发现五代到北宋间龙窑遗址

    张进中 蒋继斌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4日   09 版)
    龙窑出土的窑具
    出土的大量窑具及陶瓷碎片
    目前龙窑出土所见最大的匣钵
    龙窑出土现场的黄泥坡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一座建成半个多世纪的水库下面,隐藏着一个湮灭千年的秘密。近日,浙江宁波文保工作者在镇海区三圣殿水库,发现了一座龙窑遗址,在遗址中找到大量匣钵和青瓷碎片,专家推断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

     

    水库放水遗址露真容

     

        三圣殿水库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汶溪村,去年年底,因堤坝年久需要维修,水库存水被陆续放光,干涸的水库库底,堆积着星星点点的陶瓷碎片。经文保专家实地勘察,大量窑具瓷器的堆积层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长50米,宽30米,厚度达5米。

     

        这一发现,与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留下的尾巴接上了。当时,文保人员在水库边山坡上发现大批散落匣钵,推测附近可能有龙窑遗址,但是找遍附近山头都没有找到。2013年,当地一名文保员到水库里摸甲鱼时,感觉脚趾夹到东西,他蹲下去摸,结果拿上来一个完整的匣钵。随后,文保员试探着在附近水底踩了一圈,发现水面下一长溜儿都是匣钵状物体。

     

        日前,经过勘探,专家初步确认三圣殿水库的龙窑遗址,存在年代为五代到北宋之间,距今1000多年。“在遗址上有大量的匣钵出现,说明当时至少已进入五代时期了。因为五代之前,烧制瓷器,基本上是直接将碗等器具放在火上烧,碗很容易破裂,烧出来的次品也很多。后来工匠发明了匣钵保护,出窑的次品就很少了。”宁波市文保所工作人员王力军说。另外,现场发现的瓷器碎片大多是青瓷,这让文物专家把龙窑年代的下限定在北宋时期,因为青瓷烧制的发展鼎盛时期正是宋朝。

     

    千年龙窑出产瓷器精美

     

        在水库南面山路上向北望去,掩映在树丛间的长条形窑址如一条探足蜈蚣,蜿蜒伸入眉尖岙的山上去了。据文保专家介绍,这正是龙窑的明显特征,它别称为蜈蚣窑。王力军说:“龙窑是祖先了不起的发明。它利用了热气顺着地表往上走的特征,不用建造烟囱,只用附近的黄土青松和水源当基本原料。而且龙窑依山而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浙江一带多丘陵、土地少的环境特征。”

     

        在建筑工艺上,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度至20度角。它的最大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

     

        在遗址上,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盏托、碗碟等生活用品和匣钵、垫圈等窑具。这些器物不少做工精致、色泽明快、釉面光洁、外形完好。现场采集到的瓷片还有一些颜色是雨过天青色,淡墨绿带一点儿蓝黑色调。这种颜色曹雪芹曾在名著《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提到过,是软烟罗四样颜色中的一样。专家介绍,这些是当年制作产品的次品,被窑工丢在一边。

     

    曾遭严重破坏无法确定为官窑

     

        龙窑,又称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最早出现于商代。东汉晚期,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明代以前,南方产瓷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广泛采用。

     

        在宁波目前已挖掘并保护起来的龙窑中,上林湖越窑遗址是比较著名的一个。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专家考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窑”。

     

        三圣殿水库窑址是否也是当年的“官窑”呢?文保专家表示,三圣殿古窑址因历史上破坏严重,从目前勘察情况来看,无法与其他龙窑比较,也不能确定为官窑。在龙窑遗址被正式发现和开展调查研究前,现场已经被多次翻动,文物堆积层无法看出清晰的年代,这应该是非专业人士随意翻动造成的。经判断,窑址第一次被大幅破坏的时间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建造水库,挖黄泥筑大坝,将窑址西北方向的泥土全部取走。窑址及物品虽被多人反复践踏,但由于被厚厚的土层覆盖,未被当时的水库建造者发现。第二次遭到破坏发生在2013年底水库存水放干后,有村民、游人、古玩爱好者等到现场查看翻动。

     

        对于三圣殿水库窑址的历史价值,文保专家表示,在镇海区发现的古窑址中,目前属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仅此一处。在汶溪,还有唐代的青瓷窑址,这说明从唐以来到宋,汶溪一带就是生产青瓷的重要地区之一,也反映了此地具备娴熟生产青瓷的能力,生产工艺比较成熟。

     

        据悉,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现在对三圣殿古窑址实行原址保护。(本报记者 张进中 本报通讯员 蒋继斌)

     

    延伸阅读

     

        龙窑: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为商代窑址。龙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

     

        匣钵:窑具之一。由于龙窑的烧制火焰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以上,烧制过程中,灰尘、沙砾会粘到瓷器表面,影响质量。因此,工匠发明了匣钵,将陶瓷器和坯体放在耐火的匣钵中焙烧。

     

        垫圈:一个圆环小瓷圈,一般直径两三厘米。它的上面有四个清晰的间隔点,作用是防止瓷器的圈足与匣钵粘连,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