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每周一书

    南丁的启示

    东方雨馨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1日   16 版)

        南丁,安徽人氏,自弱冠之年入豫,即把自己、妻女、全家悉交中原大地,最终变成地地道道河南人;南丁,著名作家,风华正茂时期以佳作《严凤英》等红透文坛,突遭变故,不改弦更张,更没退缩颓唐,最终迎来春天,鲜花重放;南丁,豫军教头,弃文牺牲个人写作,呕筑河南文学之师,乃中原文学中流砥柱;南丁,本名何南丁,因其如雷贯耳,人争只称“南丁”,以识其人、熟其人、近其人而傲然,灿然。

        赵福海所著《南丁与文学豫军》一书,写出了南丁丰富多彩的生命故事,是一部人物实录,更是一部给人教益的书,让人升华的书。

        首先是人格上的教益。南丁是一个大写的人,像大海一样宽广,团结了几乎所有的河南作家,真乃奇迹,了不起。

        他对河南作家的这种爱护、善待,全力以赴的扶持,是敞开胸怀的大爱,是人性善良的大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那种大境界的爱。我们都知道,作家们的缺点是很多的,文坛的是非也很多,但南丁看在眼里,却一一屏蔽起来,在心里只留下作家们的才华和优点。他想的全然是怎么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拿出好作品,为河南的文学事业和新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贡献。这对当今文坛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我们应该学习南丁的这种胸怀,能团结一切作家,能爱护一切作家,不管这个作家多么桀骜不驯,也不管他是亲近自己的还是不亲近自己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丁具有现实临摹的理想意义,他让我们在喧嚣中停下来,重新仰望文学的灿烂霞光,重温文学的本初意义,回想起文坛曾经高举的优秀传统种种——是的,就像中华民族高举过“仁、义、礼、智、信、孝、亲”的文明大纛一样,我们的文学也曾经是民族文化的珠穆朗玛峰。

        20世纪80年代初识南丁时,我刚做小记者和小编辑,是去河南参加一个什么文学活动。我当时稀里糊涂的,不知他是什么官,也不知他是什么大人物,只觉得这老头儿这么和蔼,见人就笑眯眯的,一点儿也没架子,所以从心里觉得他特别亲近,特别愿意跟他待在一起,也敢跟他没大没小的。回到北京以后,心里一直留下这么一个美好的身影,留了很多年。过去,文坛上的那些老者、老文化人、老作家、老领导,整体上几乎都是这样的,都是很和善,很有学问,又有见识,对人一律君子相待的长者,特别有人格魅力,让人从内心里敬仰。

        这部书的写法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它其实是一个大散文,谋篇上有严密的架构,下笔形散神不散。作者随心所欲,似乎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经常说着这件事就有另一段事插进来了,过一会儿又拉出去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怎么高兴就怎么写,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模模糊糊,却又浑然天成。这种写法的优点是特别支持表达——其实说来,文学写作就是一个表达的问题,不在于你写的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评论,不在于你用的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现代后现代等等什么主义;而是用什么手法表达得充分、舒服、兴奋以至于亢奋,就用什么手法表达之。哪怕在同一篇文章里,将评论语言、诗歌语言、小说语言、散文语言共熔于一炉,得到了表达,表达得痛快,充分,酣畅淋漓,那就是进入了状态。今天的世界,互联网,大数据,博时代,微时代,各路当代英雄都在高调强调跨界,甚至说谁没跟上跨界谁就一定会死,我想文学写作也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延伸。其实,我早很多年就说过,读者不是看你写的什么体裁,也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他就是想看你写得生动、有趣、飘逸、漂亮和深刻。

        作为一个散文家,我自己更愿意读到灵动、飘逸和饱含书卷气的绝美的文字。就像深沉严肃、一群黑西服的男性政治家中间,一定要站着几位靓丽鲜艳的女性领导人,那风景,才算得上绝佳。

        (作者为媒体作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