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教诲将伴笔耕老》读后感怀

    高以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1日   05 版)

        在光明日报2月21日5版《人物》刊登的《教诲将伴笔耕老》一文中,人民日报王慧敏以凝练的语句,白描的手法,追忆他与恩师范敬宜的点滴往事,具体而细腻,非常生动地勾勒出一代报人范敬宜的形象,描绘出“老范”的“那个年代学人特有的范儿”,这让几乎所有与老范接触过的人都觉得是那样的真实和真切——尽管文中所记述的那些具体事为多数人所不熟知,但老范就是老范,老范就是这么样一个“范儿”。

        “老范”——是范敬宜在经济日报任总编辑时本报同仁对他的称谓,他不让同事称他“范总”,他主政八年的经济日报在业界的口碑和影响力,已成为当代报业史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在他并不魁梧的身躯上,绽放和体现出深重的家国情怀,深厚的知识学养。对媒体功能深度的认知以及他在重要时间节点上不同凡响的作为,让众多报社同仁至今难以忘怀。

        有一件我亲历的事: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对乡镇企业议论颇多,作为报社分管“三农”宣传工作的我,感到有必要说几句公道话,于是写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越看越可爱》的评论。将要见报时,有人提出“题目是否有点太偏激,说乡企越看越可爱,难道国企就不可爱吗?”

        稿子到了老范手里,他仔细认真地审看了全文,凭着在受迫害时于穷乡僻壤十几年对底层农民生活的切身体验和对二元结构下真实国情的透彻了解,加上对改革开放滔滔大势的深邃把握,他力排他议,果断拍板,不仅题目不改,还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在经济日报的头版头条。

        其实,如果按一般常规套路,为了所谓更加“保险”和“稳妥”,题目可改得中性一点,也不必放在如此醒目的位置。然而这正是老范的不同寻常之处,他强调的“三贴近”和“责任意识”等办报主张绝不是仅仅说给别人听的。在范敬宜主政那些年,我们部门有不少篇反映农村基层哪怕是村子里的稿件,得益于他的青睐,得以在报纸显著位置刊出。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大潮刚刚兴起,老范写就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发表在辽宁日报而后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他那不惧风险,勇立潮头敢说真话的勇气可谓是“吾道一以贯之”,这正是老范的不同寻常之处,也正如王文所精彩概括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始终在他身上激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始终是他行为的主轴。”

        “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二十多年前老范用以教诲弟子的经典论断,如今读来,真好似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博学、多才、儒雅、谦和。这些,在老范身上是一种融之于内而形之于外的自然流露的品位和风范,无论是讲文化含量,还是讲人文情怀,他都是率先垂范,堪称表率,领一时之先,这表现在其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表现在他对采访记者“见官低半级”的提醒,表现在他“敬惜文字”、反对把文字功底同新闻从业关系“闹拧”,表现在他对“总编辑”这个职务后两个字“编辑”的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

        在老范看来,“一个人文笔的高低赖于文化的深浅厚薄”,然而文化含量同人文情怀却又是须臾不可分的,有文化含量而无人文情怀则只能陷入文字游戏,不过雕虫小技,而人文情怀如果没有文化含量作为载体和手段,则同样成为空洞说教而显得苍白无力。人文情怀与文化含量是浑然一体、辩证统一的。德与才、质与文、内与外、里与表等其实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这样一种认知和践行蕴含着范敬宜对新闻功能和作用以及知识分子良知和使命的深刻理解。

        在时下,仍有人片面地以新闻是“易碎品”而不讲究文字,往往率性而为,草率成章,或者以新闻偏重时效性而忽略了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老范对文化含量和人文情怀的强调,是要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担负起对历史、对后代、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要使自己笔下的文字能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而不老是成为“明日黄花”,所谓“大家风范”也正基于此。

        作为范敬宜的开山弟子,王慧敏是幸运的,二十多年来,恩师对他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他则亲承謦欬,获益良多。而正如文中所记述,教诲的内容最多而且对弟子影响最大的,并非是如何写文章,而是如何让他能成为一个既有文化含量、更有人文情怀的人,成为一个有良知的,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写的“人”。为此教导他“人生追求,宁求缺,不求全;宁取不足,不取有余。”,要懂得“慧不如痴,速不如钝”,要懂得“唯时察己‘缺’方能‘圆’”的“求阙”的真谛,告诫他时刻注意“逢辱不惊,遇屈不乱”“有才而性缓方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志”,这样几可任事,方能成就格局。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要先正学生之“心”,后正学生之“业”,着眼于弟子人格的修炼和操守的形成,脉脉温情,实已远超出一般通常意义的师生关系,而把师生关系、人际关系、亲情友情升华到有文化、重道德、富哲理的层面,一种古人所谓修齐治平的境界,这无疑是在践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道德规范的传承责任,是在使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精华的“文脉”不至于断代和消亡,是在为中华民族努力造就尽可能多的有深厚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才人”。

        即使在他给学生手札收尾处用的“此颂曼福”“即颂著祺”“即颂撰安”等句,窃以为也绝非刻意客套,而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让晚辈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人之间积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看似细枝末节,体现的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张扬,对人格的尊重和对人才的关爱。

        范敬宜的先祖范仲淹为严子陵修祠并写了《严先生祠堂记》,其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如今,借用在其后人范敬宜办报和育人的作为上,岂不也可算是颇为恰当和贴切的吗?  

        (作者为经济日报原农村部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