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1日 星期五

    让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绽放活力

    ——记苏州市高新区“周新民党建工作室”

    苏雁 李锦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1日   04 版)

        “周书记,重新布置党员服务中心的事搞得我晕头转向,你赶紧来帮我参谋参谋。”一见到周新民,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秦滢立马“求救”。

        “你们办公场地紧张,所以服务中心功能场所要考虑综合利用,另外,场地内的党建内容、标识设计,一定要与企业氛围融合,不一定是党旗党徽红彤彤一片,只要包含党建LOGO即可。”周新民在企业办公区转了一圈,向秦滢建议。

        在苏州高新区,周新民就是众多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主心骨”。从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任上退休后,60多岁的周新民干起了“新事业”。去年10月,“周新民党建工作室”揭牌成立,这是江苏省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室。

        “在外企建党组织,不是件容易的事。”周新民回忆说,2001年上级党组织选派他任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当时资方较排斥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周新民通过严格的外语面试、职工党员代表选举才得以最终进入。

        受到冷遇的周新民决心迎难而上,在夯实自身素质的同时,他创造性地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和谐企业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打造了“四个融入”党建品牌。

        2008年经济危机时,西门子两个车间全部停产,为降低人力成本,公司裁掉了40多名老员工。为稳定员工情绪,公司党委联合工会,向公司协商按工龄对老员工进行赔偿,并提出“一岗多能”制,让员工轮流工作、学习其他部门的技能;同时,向员工征集合理化建议2000多条,当年为公司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周新民说,在非公领域开展党建工作,关键是要把党的要求与企业需求、群众利益相融合,建立起党员、群众、业主的血肉联系。工作室依托高新区非公经济党员服务中心、高新区非公经济党建网、高新区社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站三大平台,将搭建非公党务人才工作站、非公党员“一块行动”爱心基金等平台,用心服务非公企业和党员群众。

        为了投年轻的企业书记、党员所好,周新民开通了“周新民工作室”新浪微博、“周新民工作室”手机应用平台,每天兴致勃勃地“织围脖”,与大家“互粉”互动。今年,这两个平台还增加了“话题讨论”和“企业党建工作大家谈”栏目,手机应用平台又增设了“非公企业党员困难求助”和“党建工作答疑解惑”两项内容。“只有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才能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周新民说。

        半年时间,周新民累计走访企业100多次,培训党务干部、党员10多场次、700多人次,凝聚了全区20多名骨干非公党组织书记。

        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腊军在“周新民党建工作室”调研时,周新民向郭腊军建议,解决非公党建的难点,要从体制上解决,采取党工共建的形式,外企党委和工会主席均由一人担任,并由企业的上级党组织推进实施。

        体制创新让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绽放出无限活力。苏州高新区非公党组织遍地开花,2011年以来,全区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600多家,所辖非公经济党员9100多名。(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李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