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13日 星期四

    光明论坛

    倡导“时间文明”新理念

    赵振宇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13日   06 版)

        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我们常抓不懈的科学、文化和理想、信念等内容外,时间文明也应包含其中。当下,在实现中国梦之时,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开展“认识时间、珍惜时间、恪守时间”的时间文明普及教育,让“识时、惜时、守时”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华民族新世纪风采。

        所谓认识时间,就是掌握时间的本质和特性,从价值前提下把握时间的真谛。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它反映了物质存在和运动发展的一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实现中国梦更是如此。

        所谓珍惜时间,就是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而珍视爱惜节省它。时间反映着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的矛盾统一和物质运动状态的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它由过去走向现在奔向未来,只有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马克思说,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对时间的节约。一切对时间的浪费,都是对实现中国梦的怠慢和延误。

        所谓恪守时间,就是遵守时间的规定性,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运动、完成某项规定性的工作或任务。在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职业如新闻、医务、军事等特殊岗位和突发、危机事件中,没有“等一下”的位置;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中,“堵车”不能成为人们迟到的理由。守时是保证科学计划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实现“两个100年”的中国梦,必须以守时为准绳。

        时间文明讲的是在一定时间里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要求。

        其一,规定性,即在一定时间里规定要求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其二,信用性,即在规定时间里按承诺的要求予以行动,不能不守信。其三,平等性,在规定时间里要求所有参与人员一视同仁、共同遵守,不得有违,也不能搞特殊化。其四,有益性,即在规定时间里的所作所为,要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而不能相反。

        现代社会提倡时间文明,它有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遵循、提升时间文明的进程中,它不仅有助于追求个人道德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