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13日 星期四

    代表委员履职记·辽宁鞍山华夏巾帼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素荣代表:

    养老服务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

    毕玉才 杜羽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13日   05 版)

        “同样是为家庭服务,养老护理人员的收入远不及育婴师、月嫂,而且这个行业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吸引力不强,我们的养老护理人员45岁以下的都很少。”鞍山华夏巾帼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素荣代表一直关注着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张素荣介绍,目前全国老龄人口约有2亿,养老护理员潜在需求在1000万人左右。而据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取得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只有几万人,从业人员总数不足百万,而且大部分养老护理员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专业化程度较低。这与张素荣的观察一致。

        为什么不愿意为老人服务?“养老护理行业缺乏劳动保障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办理社会保险,收入缺乏稳定性,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张素荣认为,工作辛苦、收入偏低、福利待遇没有保障、社会认知度低都是制约养老行业发展的因素。

        根据多年的调研与思考,张素荣提出了设立老年服务中心的想法。她建议,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城市街道社区、农村乡镇设立老年服务中心,将分散流动的养老服务人员组织起来,并把他们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一方面可以保障队伍稳定、服务规范,另一方面从业人员还能享受到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这样就会增加岗位的吸引力。(本报记者 毕玉才 杜 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