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怎样进一步科学开展工作?10日上午,围绕这些问题,全国政协无党派界别的委员们争先发言、热烈讨论,其间有颔首赞同、跟进补充,更不乏针锋相对、赤面激辩,但是有一种观点却得到了委员们一致认同:政协委员要“目光向下、履职有为”。
“我们喜欢莎士比亚,也要尊重大妈们跳广场舞。”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委员借此比喻来说明要多考虑基层群众的需求,“对于贫困地区的百姓来说,起码的医疗、教育保障还不能很好地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谈论和要求的东西不能离他们太远。我们必须多关注基层百姓的需求,多听听他们的呼声。”多位委员频频点头。
银川市副市长李卫东委员直言,我们对基层现实问题的关注略显欠缺。“我们有大量前瞻性的研究,但针对老百姓切实难题的解决方案,可行的却少之又少。建议委员们‘目光向下’,关注点多向基层、西部、贫困地区倾斜。”
如何更科学准确地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委员们也纷纷“支招”:
李卫东委员从了解民情的角度建议,调研时少听负责人介绍,甚至可以不和当地打招呼,每人一村一点,去看、去听最真实的情况。“只有真正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才能有的放矢地帮老百姓鼓与呼。”他的结语简短有力。
“应该让更多的基层委员参与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讨论和研究。”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窦晓玉委员提出,“因为他们了解问题、掌握真实情况最多。改革必然触动利益,所以涉及改革问题要多听民意。”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委员说,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是个很好的平台:“委员要接地气,多带来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这些好的平台把基层的声音表达出来。”
“反映民意,必须要真。”知名律师刘红宇委员解释说,“当今社会的诉求多元化,我们带来的民意,可能有顺耳的,也有刺耳的。但这正是政协工作的内容和我们的履职责任所在。”
对于做到“履职有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甄贞委员说,要时刻铭记自身责任,“要敢发声,不要磨平自己的棱角。”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 “努力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走过65年,人民政协前方的路更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曲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