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盖楼修路,也需要投入一腔人文情怀,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让城镇化之后,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进城农民留得住、有尊严
——访四川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代表
本报记者 危兆盖 李晓东
“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农村空心化’和‘城市病’双重挑战,而进城农民在这双重挑战面前处境尴尬。”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代表说,“我们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让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尊严。”
记者:在“进得来、留得住”方面,广安进行了哪些探索?
侯晓春代表:近年来,广安坚持以人为核心,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有序扩张城市规模,走出了一条具有广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仅2013年,广安市城乡建设就完成投资126.9亿元,新增城镇面积16.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中国智慧城市推动奖。
为了让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近些年来,广安大力推进产城相融发展,把城镇化与壮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创业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城市吸纳人口就业能力,推进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市的核心承载力。仅2013年,广安6个区县就新增园区建成面积52平方公里,实现产值98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12万个。
记者:如何让进城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侯晓春代表:要让进城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需要下大力气强化公共服务,积极创新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城镇管理和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建立打破城乡界限、城乡开放互通的新体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推进新型城镇化,广安最看重的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实现同城化待遇、均等化保障。
2013年,广安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工伤、生育、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参保率累计达269.9万人,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广安已按照城镇、县、广安市区三类和“全放开、零门槛”的要求,制定实施有适当差别的户籍迁移政策,鼓励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失地农民入户城镇。
融资可多元 风险须可控
——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委员
本报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石朕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将对资金产生巨大的需求,“钱从哪里来”是非常棘手的难题。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委员。
记者:很多地方通过出让土地获取城镇化发展资金,这种融资方式可行吗?
孙荫环委员:尽管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融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具有不可持续性,弊端日益显现,必须以寻找安全可靠的中长期资金为突破点。
记者:这个中长期资金如何获得?
孙荫环委员:可以创造条件发行市政收益债券。城镇基础设施收益债券与特定项目收益还债挂钩,具有信用等级高、融资成本低、资金来源稳定、融资期限长、流动性高等优势。应在完善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市场约束、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偿债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建设债券,扩大经营性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规模。
还可以以政府信用和开发性银行信用为基础构筑企业信用,以企业信用改善为条件,引导其他商业银行与企业建立信用关系,帮助城镇开发企业吸引债券、股票等其他商业资本形式进入相关城镇化投资领域。
记者:社会、民间资本能否在这一融资过程中有所作为?
孙荫环委员:应该大力发展产业化基金,在政府支持下,鼓励社会资本创办社会发展基金公司,设立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经营性领域的产业化投资基金,以及产城融合发展投资基金,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股份,吸纳社会闲散资金。
还可以吸引民资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的改组、改制,具备条件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向民间资本转让产权或经营权。民营资本应该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营利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人作为产城融合的核心
——访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代表
本报记者 刘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西南地区的传统工业重镇,柳州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走生态之路,通过推进产城融合,来实现城市发展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代表说。
记者:在构建产城融合体系方面,柳州有哪些具体举措?
郑俊康代表:推进产城融合,目的就是要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柳州正在努力开辟一条工业城市的生态之路。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实施三大举措,探索有柳州特色的产城融合体系,一是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功能,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和承载能力,二是实施大县城战略,提升重点乡镇发展水平,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三是推进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
记者:新型城镇化如何体现“人”这一核心?
郑俊康代表:新型城镇化,新在“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要求以“人”作为产城融合的核心。打造并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是柳州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选择的“线索”,它将编织起柳州特色产城融合体系的大蓝图。
近年来,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柳州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十一五”以来年均下降8.96%。目前,柳州的低碳城市建设任务也十分紧迫。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柳州汽车产量达到了136.9万辆,市区内汽车保有量也已突破22万辆。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能源消耗较大等问题开始凸显。为此,我们积极打造绿色交通。自去年起,柳州开始全面推进包括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出租车“油改气”工程、快速公交、水上公交巴士系统在内的绿色交通建设,有效解决了柳州产城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
绿色出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作为政府,有责任为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并做好引导,让市民更多地参与进来。
建设诗意家园
——访湖北黄冈市委书记 刘雪荣代表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
“黄冈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十分注意保护和弘扬特色历史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湖北省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代表说。
记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黄冈如何保护特色历史文化?
刘雪荣代表:黄冈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黄冈把保护和弘扬特色历史文化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具黄冈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们将重点镇、文化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的工作载体和实施项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乡统筹发展思维体系。其中,美丽乡村,是指在行政村或者自然垸的基础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文化小镇,是在建制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文化,也可以重新规划建设以生态文化旅游为特色的风情小镇。这两个项目在充分保留乡村历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黄冈的特色文化。现在,我们共规划了21个文化小镇、109个美丽乡村。
记者: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对黄冈城镇化建设有何影响?
刘雪荣代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不但使黄冈的城镇化道路有了“文化味”,还起到了带头引领作用。我们在挖掘黄冈大别山生态、民俗、建筑、人文等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一批文化示范小镇,引领黄冈城乡建设有序进行。罗田县加快以北丰河城乡一体化、河东新农村试验区、大别山百里生态画廊为主战场的“点中点”建设,圣仁堂、李家楼等一批特色示范村脱颖而出。总投资10亿元、占地24160亩的红安县周家冲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集农林示范、科普宣教、乡村旅游、生态体验于一体,堪称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黄州区的农民画小镇和时尚创意小镇、黄梅禅宗文化小镇、蕲春中医养生小镇、红安红色旅游小镇等,都各具地方特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