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教育兴盛、人才辈出。教育也是历届全国两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记者采访了来自高校的四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就如何为中国未来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谈了各自的看法和做法。
建立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访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代表
本报记者 夏静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该怎么改革,如何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代表。
记者:高校应怎样面向中学选拔人才?
李晓红代表:高校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各自的育人理念,结合不同学科或专业对于人才基本素质的需求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面向中学提出适应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的录取要求。高校可分学院或分专业(专业大类)提出对于全国统考成绩、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学综合评价结果以及本校自主测试成绩等录取要素的不同权重要求;不同学院或专业(专业大类)对于考生参加全国统考的成绩、外语水平(成绩或等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各科等第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此外,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人才选拔综合评价体系,供高中生参考并选择高中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及考试科目。
记者: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晓红代表:大学教育不应是规模化、标准化培养,而应根据学生个体的特质,培养出具有自我主导、自我设计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个性化培养的理念,对学生、对社会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为学生综合素质加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为社会输送个性化人才,有助于推动社会创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充分将国际资源为我所用。除去传统的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培养方式外,应注重将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国际前沿知识带进课堂,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氛围,拓展学生国际眼界与思维。
换个思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委员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如何实现“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委员。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的论述,释放出强烈的教育公平信号。
陈群委员:教育不公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其核心还是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投入,更需要我们转换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突破。“慕课”的出现,应该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记者:您是指以“慕课”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陈群委员:“慕课”(MOOCs)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生动活泼,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做到大规模、全覆盖,实现了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然而,“慕课”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发展和推广还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慕课”需要在标准制定、软硬件建设、师资和课程、师生认可度等诸多方面加大建设和推进力度。
记者:如何切实推进“慕课”的发展?
陈群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去年成立了慕课中心,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知识点的慕课资源库,并提供免费使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共享。
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投入,让更多师生有机会接触、使用“慕课”。同时,成立全国性“慕课”建设机构,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把“慕课”建设与基础教育的课改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保证更多的名校、名师加入“慕课”建设,让优质课程纳入全国基础教育的“慕课”体系,以卓越的质量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国际化人才培养挑战高等教育
——访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代表
本报记者 吴琳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记者采访了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代表。
记者:怎样认识和理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
宁桂玲代表:首先要定位国际化人才。学生在大学除要提高道德修养外,应该学到的两个本领是“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而要“创新”就应知道“什么不是新”;要“应变”就应掌握“学与用的灵活性”。一名大学毕业生如能在同行中显示出很强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并快速适应国内外的新环境,可称为“国际化人才”。
记者:应采取何种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宁桂玲代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经历了“走出去”“请进来”“联合办学”和“联合培养”等不同阶段,这是国家层面实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哪种方式更好?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选择“走出去”(派学生出国学习)一定是最佳方案。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在国内办学、合办专业;学生出国攻读学位、2+2等联合培养方式以及学生海外实习等。因校而异,各有所长。
记者: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重点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宁桂玲代表:首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这非常重要。还有一方面更为重要,就是高校管理队伍的国际化,重点体现在管理理念、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上。
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所谓的管理理念,就是学校不同层面管理者的国际化视野和水平。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院系或专业层面的培养方案设计尤为重要,应基于具体专业领域制定更切实、更有效的学生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授课方式、学生国际实训实习/合作交流、教师引进标准等。所以,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应以院系或专业为主体,围绕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接受本专业领域名师的训练和指导,以拓宽视野、锻炼技能,应对国际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环境、新变化。
“教育梦”推动“中国梦”
——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代表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爽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师范院校理应回应筑梦、追梦和圆梦的时代呼唤,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追梦人”。——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代表这样说。
记者: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师范院校肩负着何种责任和使命?
刘益春代表: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其培养离不开卓越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能够深入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中,把知识由科研形态转化为教学形态,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培养这样高素养的教育工作者,正是师范院校的责任与使命。
记者:在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方面,东北师范大学有哪些创新机制和培养经验?
刘益春代表: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是系统工程,师范大学难以独立完成,需要职前与职后相衔接,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在校内,修订了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开展了师范专业自我诊断评估,加强学科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在校外,形成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学校”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即由东北师大牵头,与东北三省教育厅联合创建“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学生进入实验区实习,东北师大教师与实验区教师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并完成基层调研。同时,东北师大免费为原岗位部分在职教师提供培训。
记者:“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的实践效果如何?未来还将进行哪些探索?
刘益春代表:实验区基本实现了师范生实践教学、基础教育研究、在职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平台四大功能的统一。在其辐射作用下,学校还牵头联合成立了“东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和“教师教育东北协同创新中心”。未来东北师大将推动实验区教师教育研究国际化,解决更多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推动协同创新中心与综合性大学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