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期待今年两会能够促进“强化对濒危物种江豚保护措施”的出台。
长江流域的江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其家族在历史上本是长江流域的“贵族”,“领地”一度达到1700多公里,它们无忧无虑地生存了数万年,拥有“长江旗舰物种”“长江流域特有珍稀动物”等美誉,在长江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人们喜爱江豚,因为它们头部浑圆、体态流畅,弯弯的嘴角扬起,像挂着憨态可掬的“微笑”。但很遗憾,最近几十年,江豚快速走向灭绝,留住江豚的“微笑”,成为很多人的心愿,但现有措施未能阻挡这一家族的没落。
可供江豚生存的家园越来越小了,这些家族成员如今只能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小部分区域垂死挣扎。
据“长江江豚科考队”专家公布的数据,长江流域的江豚仅存不足1000头,在江苏境内仅发现13头。他们预测未来15年内,江豚或许会永远在长江、在地球上消失。
因为涉及程序问题,目前江豚还没有被正式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即便江豚已经是一级保护动物,以目前的栖息地环境现状,仍旧难逃灭绝的厄运。
2014年1月,一批关注江豚命运的志愿者,深入江豚最大的家族所在地鄱阳湖区和洞庭湖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江豚生存环境大调查。志愿者们采访了当地近100位渔民,拍摄了大量的视频素材,调研分析得出江豚逐渐走向灭绝的主要原因,是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
除此之外,水体污染、挖沙、运沙等让江豚的家园环境更加糟糕,死于中毒和被螺旋桨击中的江豚不在少数。更可悲的是,仅2013年,就有21只江豚死于各种意外伤害。
一方面,非法捕鱼方式屡禁不止,给江豚觅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困难,繁衍生息陷入绝境。因此,必须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有效法规打击非法捕鱼,出台细致管理办法应对目前混乱的渔政执法现状。保护鱼类资源就是保护长江水生态,就是对江豚最大的保护。另一方面,不彻底的禁渔政策,使对鱼类的保护效果打了折扣。每年3月20日至6月20日,为保护鱼类资源,鄱阳湖、洞庭湖都会实施禁渔措施。但连接两湖的相关水系内却不禁渔,这里的鱼类得不到保护。
我认为,有必要呼吁,从2014年3月开始,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不仅仅是两湖区域,也包括汇入两湖的所有河流,全面禁止捕捞野生鱼虾资源,以保护岌岌可危的鱼类资源。这样,才有可能给江豚家族提供休养生息的空间。只有食物充足,江豚种群才有可能恢复起来,才有可能继续在长江里“微笑”。
(本报记者冯永锋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