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

    苏州:城市孕育好家风

    作者:苏雁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08日 01版)

        在中组部最近公布的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入选名单中,江苏省苏州市有15名人才上榜,入选总数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名。苏州,这座昔日以“鱼米之乡”闻名的江南古城,已从中国文化的宁静后院走向经济发展的前台。

     

        面对令人瞩目的成绩,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和他的同事们却在思考——“在发展的同时,苏州面临着外来人口增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多元等带来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建设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来引领1300多万新、老、洋苏州人的价值观,凝聚共识?”

     

    把“真善美”放在“家”的维度考量

     

        目前,苏州市流动人口达648万人,占总人口的50.2%,其中包括6万多名外籍人士。苏州,已经成为一座“移民城市”。

     

        如何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新、洋”苏州人都能找到归属感?2012年4月18日,苏州市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家在苏州”品牌建设的意见》。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丽新告诉记者:“‘家’这个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最能激发各类人群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家在苏州’建设的核心是‘家’,重在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传统美德。”

     

        “我们鼓励全市老百姓要像‘星探’一样,去挖掘藏在大街小巷家庭内的凡人善举。”苏州市妇联宣传部部长唐学芳告诉记者,“家风好不好,大家评一评。”苏州市妇联持续5年开展好夫妻、孝儿女、好婆媳、好邻里、好母亲系列寻访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每年寻访100名,通过事迹展播、公众投票等途径,每年评出20名获奖者和提名奖。

     

        发生在苏州城乡的家庭故事,让寻访人几度落泪。常熟市梅李镇珍南村的薛馥华,13岁便成了“小当家”,尽心照顾重病在身的养父和年近80岁的老奶奶,她成了年龄最小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也被评选为苏州市“十大孝儿女”。

     

        “我们夫妇俩反复认真阅读和讨论了每个候选人的事迹介绍,一个浓浓的‘情’字贯穿在模范们的事迹中。”1962年毕业的“老高中”马谦给唐学芳写来了深情的信,“他们曲折的感人经历,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相互包容、互相支撑,才能共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使家庭更温暖,邻里更友爱,社会更和谐。”

     

    为好家风生成培育“道德土壤”

     

        家风影响民风、社风,而良好的民风、社风,则是好家风生成的厚实“土壤”。苏州正为居住在这座城市的老百姓们培育着一方营养丰厚的“道德土壤”。

     

        “苏州人爱听评弹,如何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广为传颂?苏州将道德模范、‘苏州好人’的先进事迹改编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评弹曲目,走街串巷巡回演唱。”苏州市文明办主任缪学为介绍,2011年至今,“道德评谈”已经巡演了2500多场。

     

        主持了80多场“道德评谈”的袁小良告诉记者,“道德评谈”这一创新形式,通过看、听、演、讲、评等环节,台上台下联动,气氛热烈。

     

        培育“道德土壤”,苏州的做法是“发掘民星”,并且大张旗鼓地宣扬“民星”,“演艺界的大腕不是明星,道德楷模才是最亮、最炫、最红、最美的‘民星’!”

     

        连续22年,苏州市评选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近千位典型脱颖而出。“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得好报、扬好德”深入人心。

     

        2012年,由中央文明办策划的“中国好人榜群英谱”系列专题苏州篇是开篇之作,在全国引发了“苏州好人多”的热议。截至2012年,苏州拥有13位全国、全省道德模范,100多位“中国好人”。2013年9月最新统计数据表明,苏州全市已有注册志愿者116.57万人,社会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324支,数量均居江苏省第一。

     

    好家风让城市走得更远

     

        祖籍苏州常熟的著名作家何建明告诉记者,离家近40年,他无时不在感恩着家乡的“心灵馈赠”。“父母和家乡在我的心头烙上了尚文、勤作、奉献的美德,如今还一直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何建明说。

     

        一座城市所倡导的风气,影响着千万户家庭的家风塑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认为,苏州之所以享有“人间天堂”的盛名,在于它是一座读书的城市、文化的城市。在他担任苏州市副市长期间,推动并设立了“苏州阅读节”。

     

        2006年以来,苏州已连续举办了8届阅读节,成为“家在苏州”系列活动的亮点之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苏州市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苏州人均阅读图书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5%,出现了“一年借书超千册的高龄达人余一戎”“藏书3.5万册的维修站老板王清波”“中国读书少年全国20强吴凌烨”等“超级书虫”和大量“书香家庭”。

     

        书香满城,成为苏州的城市底色。在苏州,学习的载体不止“阅读节”一个。

     

        位于苏州文庙的德善书院,不仅是苏州市道德讲堂的总堂,还是全市“少儿国学经典传习活动”的基地,每年吸引近千名学生参与。创办近十年的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和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科学家教”领域进行了明确分工,前者致力于“家长如何科学育儿”的知识普及和个案咨询,后者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辅导。

     

        良好家风的形成,也让这座江南名城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创新文化得以张扬。(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