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先生颠覆了我们对中国作家的传统印象,我们没想到中国也有这样的作家,他写作的题材和价值是世界性的。”面对中国作家麦家,英国企鹅经典书系总监亚历克西斯感觉自己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
这段时间,麦家成了西方主流报刊的“常客”,《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独立报》等都对他的创作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这样的情景,人们乐观其成。能否涌现出更多的“麦家”,让“中为洋用”成为一种常态,满足新要求?
把传统文化资源“唤醒”
科学地进行“时态”转换
开坛、请水、祈福、授禄、添寿、贺喜、言行、敬天,8个篇章依次上演,引来掌声如潮。
2013年11月16日,第六届埃及国际心灵音乐与歌唱艺术节开幕。受文化部委派,来自江西省鹰潭市的江西道教音乐团参加了开幕演出,他们演奏的音乐吟诵剧《道之韵》通过丰富的中国道教传统演奏乐器,合奏出流传千年的中华古韵,扩大了埃及听众的审美体验,为他们所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应该通过国际性的平台加以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鹰潭市政协副主席张金涛代表说。
“用最优美的中文,写最美好的中国人形象,为全世界热爱中文的读者服务。”这是《中国作家》杂志的自我定位。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认为,由于历史原因,西方不少人对中国存在刻板印象。要扭转这个局面,有必要传播“现在时文化”,生动地展示现代、繁荣、文明的中国形象。
“即便是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进行‘时态’的转换,从‘过去时’变为‘现在时’,这样更容易被广泛地接受。当然,这个转换过程要讲科学。”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表示。
不仅“听得懂”,而且“记得住”
追求情感、心理节奏的合拍
“这项活动能让两国的关系走得更近,而且让我们评判对方对自己的影响。”2月25日,光明日报和中国外文局宣布联合主办“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和“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评选活动,法国驻华大使代表易杰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如是说。
加强与世界的交流,是实现“中为洋用”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自以为是”。
“有一个人,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讲着方言,口音重,人家实在听不懂,他还责怪人家,这怎么可以?”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代表说,“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就多少存在只讲‘方言’,不讲‘普通话’的问题。”
钱念孙代表认为,要实现“中为洋用”,必须注重表达方式,善于与外部世界沟通,保持真诚心态的同时,注意沟通的技巧,“让对方不仅‘听得懂’,而且‘记得住’”。
“文化走出去,应该与人家的情感、心理节奏合拍,否则会引发反感。”艾克拜尔·米吉提委员说。
钱念孙代表特别提及,提高文化软实力,还要倡导讲一点辩证法,“既要找出亮点,也要坦荡地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这样坚定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翻译人才是个“宝”
“中译外”人才匮乏成为瓶颈
“好诗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在浩瀚的心灵海洋中引不起一星半点共鸣的自我激动,恐怕不会有生命力。”2013年10月16日晚,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委员在塞尔维亚荣获“第44届斯梅德雷沃国际秋季诗歌节”金钥匙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这样阐述自己对诗歌的看法。
在他看来,获得这个奖项,需要特别感谢诗集的译者,塞尔维亚诗人德拉甘·德拉戈耶维奇。
“中国的文化内容丰富,西方也很想了解中国,但语言是个障碍。所以说,翻译人才是个‘宝’。特别是懂中文的外国翻译家,要积极与他们开展合作,提供支持。”赵丽宏委员说。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委员对此表示认同,“目前我国高素质的‘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瓶颈。有必要通过孔子学院等海外教育机构,加大海外‘中译外’人才的培养”。
同时,他建议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举办大奖赛等形式,鼓励教育培训机构把“中译外”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国家级翻译作品评奖和人才表彰等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对外翻译的行列,为世界各国读者服务。
“我的诗只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的一滴水、一朵浪花。希望将来有更多的翻译家把中国的诗歌翻译介绍给世界。”在塞尔维亚的颁奖仪式上,赵丽宏委员表达着自己的期许。(本报记者 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