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光明论坛

    勤俭节约应深植观念之中

    陈雪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04日   06 版)

        一年多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如劲风一般,吹去了社会上不少奢靡享乐的杂尘。然而,节约之风决不能只流行一时,只有将勤俭节约的精神植根于我们的观念之中,才能形成长久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这一年中,“光盘行动”减少了“舌尖上的浪费”,一时之间,全民节约成为一种消费风尚,但大学保洁员为节约粮食,捡吃学生剩饭的新闻仍见诸报端;严控三公消费,轻车简从为“车轮下的浪费”急刹车,但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事件仍时有耳闻;这一年中,多地俭朴的县委大院让人交口称赞,但一些超标办公用房也亟待清退……事实说明,厉行勤俭节约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勤俭节约不仅是行为方式,更是思想观念。中国人素来有勤俭节约的传统,治国齐家皆离不开勤俭二字。因此,才有诗人咏史兴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将勤俭节约视为物质短缺时代的无奈之举,是物质匮乏的代名词,而铺张浪费却得到了“正名”,成了生活体面的表现。

        事实上,铺张浪费的背后还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好面子”“讲排场”。其实,“面子”二字并不抽象,它是高档礼品外无谓的包装,是楼堂馆所里浮华的装潢,更是扭曲政绩观的具体折射。中国人崇德尚礼,儒家文化中的“礼”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要求和精神追求。然而,尚礼的传统却被许多人滥用成了物质交往,由此造成了自然与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是滋生了不少腐败,与“礼”之传统相去甚远。

        狠刹浪费之风,最根本的做法是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深植人心。勤俭不代表贫穷,也不是物质贫乏的代名词,而是精神丰厚的表现。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的观念是一道精神“防腐剂”,廉政为民往往从勤俭自持开始;勤俭节约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反映着人们的公共资源观和精神追求。当抵制铺张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勤俭节约才会蔚然成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