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02日 星期日

    实录沂蒙村人

    焦波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02日   11 版)
    沂蒙村支书的老爹老娘(摄影) 焦 波

        这是一幅拍自沂蒙山区的照片,如果不加以说明的话,没人会猜得出这两位老人是村支书的老爹老娘。

        2012年初,我带了几个学生在沂蒙山区一个村庄拍摄一年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主人公之一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张自恩。张书记是退伍军人,村民说他父亲是一个老党员,也在村里当过干部。张自恩为人朴实,工作勤恳,整天为村里事情东跑西颠,顾不了家,偶尔我们去他家,也只见他的老婆孩子,没见过他父母,听他说,父母不和他一起住,也许跟他哥哥们住一起吧,我想。张书记的上边还有两个哥哥。

        入夏时节,村里开始有风言风语,说张书记账目不清,有贪污行为,还有几个人去镇政府查他的账,结果没查出什么事情来。这让张自恩很恼火,但过了几天,他的情绪就稳定了,他说,他的老爹老娘和他谈了几次话,让他从查账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的爹娘还有这般本事,能做当书记的儿子的思想工作。从此,我很想见见他的老爹老娘。

        初秋的一天,我去山上拍照,远远地看见两位老人从山坡上往下走,近了,看清是对老夫妇。老太太在前,老爷子在后,步履蹒跚地往下走。他们每人手中提着篮子,篮子里是刚刚摘的花椒,老爷子还背着一捆带着花椒的枝条。他们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却不认识他们俩,来杓峪村大半年了,村里人我基本都认识,然而这对老人我却很面生。

        “焦老师,你不认识俺吧,俺俩是张自恩他爹他娘。”走在前边的老大娘爽朗地说。“哦,是大爷大娘啊,我怎么没见过你们呢?”“俺在山沟的果园里住,已经住了十七八年了。”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去张自恩家,总是见不到两位老人。

        我很感慨:这竟然是一村之长的父母,八十多岁了还住在果园里,还上山干活。老人告诉我,他们俩解放前都是村里的上进青年,男的干过民兵连,女的干过妇救会,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都是支前的积极分子。说着说着,书记娘还唱起了当年的支前歌曲:“乡亲们一条心啊,支援咱解放军啊……”

        老人越谈兴致越浓,说起他们的婚姻,书记娘哈哈哈笑了几声,说:“俺俩现在还是非法同居呢。你别笑,我们结婚那年刚实行新式结婚,提倡登记,结婚前两天,我们俩步行二十多里路去乡公所登记,结果去了,负责登记的不在,我们就回来了,第二天我又约俺这老头子再去,他脾气倔,怎么也不去了,就这样按照老风俗举办了婚礼,过了门,拜了堂,一晃,过了五六十年啦,哈哈哈。”

        老太太一直说,老大爷一直听,偶尔笑笑却一言不发。“他耳朵聋了,听不见,但是看我的表情就知道我说的是啥。”“那么你们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干活啊,怎么还在山里住啊?应该在家里享清福啊!”我说这话可能声音大,老大爷听见了,说道:“干了一辈子活了,闲下来难受,再说,孩子们都不宽裕,我们多干点,减轻他们的负担。”老太太又接过话头说:“孩子们几年前就想给俺盖个新房让俺搬下去住,俺不是舍不得让他们花那个钱吗!前几天下雨,老头子出门摔了个跟头,脸上也跄破了皮,我这才想到我们该搬到村里住了,在这里荒山野岭的,夜里一口气上不来,孩子们还不知道呢!哈哈!”老人说到这里又笑了起来。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张自恩最近遇到的麻烦,我问两位老人怎么看待儿子最近的事。我不提这个则罢,一提这事,开朗的老太太竟然委屈起来:“俺这儿子太不容易了,成天为大伙儿跑跑颠颠,还不被人理解,还说他贪污,他要贪污的话,俺老两口的生活还能过到这个份儿上?”说到这里,竟然老泪纵横。

        老爷子眼睛也开始泛红,说:“我和儿子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想给老百姓办事,就要不怕受委屈。什么贪污,城里一家公司支援村里三万块钱,打了机井,埋了管道,你说能剩下几个钱!”老太太接着话茬说:“村里没钱送礼,俺儿都是回家问我要,还从家里拿上鸡蛋什么的为村里项目跑关系,请客送礼呢。”说着说着,又委屈得抹眼泪了!我劝说了老人几句,让他们赶紧回家休息,午后一点了,他们还没吃饭呢。

        “焦老师,等有空到果园里俺那家玩玩去,就是看园子的两间草房,别嫌俺就行。”老人一边说一边回头看了我一眼,我举起相机,“咔嚓”,拍了这张照片。天高气清,白云朵朵,老人佝偻的身躯挺立在蓝天白云之上,显得异常高大。这就是沂蒙山区的一对朴实无华的老人,看不出他们在朴素的外表里,还有这样高的境界。

        他们是普通的沂蒙山人,乐于奉献的沂蒙精神仍然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他们走远了,但他们高大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记录在我的镜头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