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一个与点读笔大小相仿的“语声笔”,被带到中国盲人图书馆。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伟洪和40余位盲人朋友受邀而来,体验这款将帮助他们安全用药的新工具。
“盲人面临最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吃药。我就曾几次吃错药。”李伟洪拿着“语声笔”,反复摩挲着,“目前盲人能够获取的药品信息非常有限,用药安全隐患巨大。这个可帮了我们大忙了。”
“语声笔”采用红外拍摄技术,通过拍摄物品编码,将其变成语音信息。盲人也可以通过“语声笔”,把声音录入到标签里,然后把标签贴在相应药品上。每次只要用“语声笔”轻触,就能够听到语音信息,辨别药品和用量。
现场,“语声笔”的创始人,法学博士章健和他的妻子田媛,一对留日20余年的华侨夫妇,正忙着和志愿者们帮助盲人使用新工具。
谈到研发“语声笔”的初衷,章健说起了一个故事。“20多年前,我还在国家博物馆工作,展厅里有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它是一个像秤砣一样的铃铛,没人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后经考证,它是挂在拉车的牛脖子上的铃铛,用来提醒盲人或者视弱者。”这份来自3000多年前的善意,感动着章健,让他开始关注盲人群体。
在日本期间,章健夫妇发现,当地在设置公共设施时充分考虑盲人生活,而且市场上有很多为盲人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章健想,为什么中国的盲人就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
2006年回国当年,章健夫妇就组织起研发队伍,次年推出了第一代产品。此后8年,一代又一代“语声笔”诞生,它们的体积越来越小,使用愈发便捷。直到今天,第六代产品诞生,技术也日臻成熟。
“盲人同样拥有享受信息无障碍的权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语声笔’上下大功夫的原因。”章健说。(本报记者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