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8日 星期五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四丝”研讨会举行

    杨永林 张哲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28日   09 版)

        本报西安2月27日电(记者杨永林、张哲浩)为共商发展“四丝”大计,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7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四丝”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西北大学、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承办,100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赋予了西安更多的责任,如何全面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和丰富内涵,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当前亟须进一步探讨、深化、明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针对这一课题,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项调研组与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反复调研讨论,提出了发展“四丝”项目,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建议。

        “四丝”项目是一项涵盖文化、旅游、贸易等多方面产业的综合发展项目,具体包括:“丝网”——网上丝绸之路,融合丝路沿线各国文化贸易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丝园”——由丝路沿线40多个国家馆构成的永不落幕的“丝绸之路博览园”;“丝博”——每年举办的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平台“丝路国际博览会”;“丝街”——以隋唐西市遗址为依托、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盛唐百业为形式、仿古建筑为载体的国际化体验式文化商旅街区“丝绸之路风情街”。“四丝”项目不仅能促进经济带文化、旅游、贸易发展,拉近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关系,提升信任度,而且更将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在陆海丝绸之路之外率先开辟“网上丝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着创新性推动作用。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要先行。文化交流一方面要利用“五通”创造的各种新机遇,一方面必须以新的思维在新的平台上寻找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四丝”项目就是受到陕西省高度重视的一个有创新特点的大项目。中国国际商会副主席张伟在研讨会上指出,发展“四丝”项目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意义重大,是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中国国际商会将大力支持,并与专家学者和企业通力合作,确保该项目得以最好最快地落实发展。

        据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介绍,大唐西市探索出的“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发展模式,实现了该集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大唐西市集团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规划“四丝”项目,其中“丝绸之路风情街”已于去年9月开街,接待中外游客逾百万,获得了国内外文、商、政界一致好评。吕建中表示,“四丝”项目将是大唐西市未来几年的重点打造项目,其中“丝绸之路博览园”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博览园占地规模为3000~5000亩,旨在全面整合我国丰富的丝路遗产资源,深度挖掘丝路国家文化资源,打造丝路博览会永久会址,全景式展示丝路文化,构建新型城市发展新格局,开创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新模式。现已确定将在博览园内建造已成功举办四届的“丝绸之路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研讨会上,一场由西北大学特邀专家与中国国际商会特邀专家发起的高峰对话,就如何推动“四丝”项目发展进行了深层面的探讨。与会专家认为,“四丝”项目的发展对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着战略性的意义,政府、商会、专家学者与企业四方面应该共同协作,从政策、学术、商贸等多个维度全面支持发展“四丝”项目,保证其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完善。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