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产业论坛

    创意人才培养要有“点线面”

    何向荣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27日   14 版)

        “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在“融合”发展中,需要培养大量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文化产业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上看,人才培养比较分散,依然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课题设置不合理、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层次不明等问题。未来,学校教育如何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对此,我认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要注重“点线面”结合。

     

    基于社会需求设置教育结合点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点”,就是以创造能力为核心,基于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设置教育结合点。在教育中,既要让艺术的魅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要让多学科的思维在学习中激发出创意的灵感。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依然和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式不符合文化创意人才特点。虽然很多学校都设立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招生量也不小,但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文化产业的人才市场。在教学环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动手操作的倾向,学生对文化产业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多,但在实践中则缺乏应用能力。

     

        当前,学校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过程和方式,都与瞬息万变的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思路,注重培养方式和手段的革新,注重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相结合。要建设一支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使人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创新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内化

     

        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摄取和运用、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明,而且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远规划,真正适合市场的人才也不是速成之法能造就的。其中,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线”,就是将教育相关要素点有机衔接,贯通一体,其核心要义是将人才培养置于社会需求上,而不是仅仅受囿于课程上;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向能力内化,而不是仅仅为学分、为学业而学。

     

        文化产品的生产有自身的特殊性,文化创意是将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的表现。一定程度上看,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文化创意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始终将文化的精髓与塑造学生儒雅气质相联系,将知识技术学习过程当作文化创意的体验和实践过程。

     

        浙工贸推出瓯塑课程已经8年,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美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艺操作训练。特别要提及的是跨学科的应用性,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瓯塑,更使其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前多是带着概念走进课堂,结业时则是“捧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出去。

     

    文化创意教育要直通文化市场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面”,一是指教育效益的扩大,二是学习功能和作用的拓展,核心是创意与创业、文化创意学习与文化创意市场的开辟。

     

        文化创意走向市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不可缺的要素。要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要充分依托学校之外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快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在实践中,如何让瓯塑文化艺术走向、甚而是引领文化市场,浙工贸作了大量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研、学、产、销为一体的运营机制,建立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联络机制、工作机制和共享机制,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传媒行业各自的资源优势,确保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尤其是将文化创意教育直通文化市场,许多学生的瓯塑习作就变成了商品。事实证明,大学生富有文化创意的激情,一旦与文化产业联姻,其价值不可低估。

     

        (作者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