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百年花鼓话传承

    ——湖南省汨罗市高家坊镇三姊村花鼓戏演出见闻

    黄武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27日   07 版)

        夜幕降临,晒谷坪上,满满当当的观众已经在等着好戏开演。由几座帐篷搭成的简易后台中,一盏盏白炽灯照在半透明的塑料布上,将演员的身影拉得老长。突然,锣鼓声响起,幕布拉开,千娇百媚的白娘子登场,唱、念、做、打,台下顿时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观众或微闭双眼,头随着曲调摇来晃去;或紧盯舞台,旁若无人地跟着哼唱。这是马年春节笔者在湖南省汨罗市高家坊镇三姊村见到花鼓戏剧团演出时的情景。

        花鼓戏作为湖南文化的土特产,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有记载。它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深受家乡百姓欢迎。不论红白喜事,老家人民都喜欢请剧团唱戏。年节农闲、宗祠结社、开业庆典都要请上几台花鼓戏,平时宴客酬宾的乐队也少不了来上几段。特别是近几年春节,人们不再满足于放鞭炮、打牌,有的富裕人家便请上花鼓剧团到镇上村里唱上两天。老人小孩聚在一起看戏,既喜庆又文明。

        今天的花鼓戏不仅以其优美的旋律和通俗的内容受到人们喜爱,而且成为展示地方文化成果,凝聚民心民力的有效途径。湖南花鼓戏蕴含了各个地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收了各种民间艺术的精华,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花鼓戏的题材,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般情节简单,而且十分平民化,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爱。花鼓戏表现的主题一般都是积极正面的,不仅唱出了老家的秀美风光和红色革命传统,更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具有良好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在传统文化日益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湖南花鼓戏仍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凝聚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在调研中,我感觉要保持花鼓戏的生机与活力,有三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关注:

        一是戏曲题材要在传统中创新。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保留花鼓戏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同时,应该找到反映人们日常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契合点,让花鼓戏与时俱进。花鼓戏的内容应以现代社会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主,展示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积极用舞台传播正能量,让群众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使得花鼓戏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要依靠技术手段创新演出方式。传统花鼓戏主要在农村流行,观众以老年人为主,其固定的表演方式和浓厚的地方方言很难被外省人员和青年人接受。近年来,花鼓戏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对作词、作曲进行了一些改进,并推出现代花鼓戏、花鼓歌舞、花鼓小品等多种形式,加之舞台布景的改进,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引进,古老的花鼓戏正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大型现代花鼓戏《平民领袖》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题材真实、剧情感人,而陕北民歌以及唢呐、秧歌、碾子、窑洞等陕北元素的融合,大量俗语、俚语等对白的运用无疑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加强对演员的培养。一种艺术形式要传承,必须要后继有人。如今,花鼓戏的演员出现了老年化趋势,而收入相对较低也使得行业演员不断流失。只有加强对年轻演员的培养,才能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文化部门应加强对花鼓戏的重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推出一批文化精品,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地方文化的力作,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花鼓戏剧团以及相关人员,也必须充分、合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财政补助、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自身的发展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花鼓戏在众多喜爱它的人们的关注下,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