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开展的全民修身行动,要做到‘修心、修言、修形、修行’。”2月24日上午,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山全民修身行动座谈会上表示,中山的修身行动既要培养文明人,又要培养文明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是中山开展全民修身行动的第四个年头,即“深化年”。新年伊始,中山在全市范围内推出“网络修身学堂”,引导全市260万网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接地气:道德教育摒弃“走过场”
“全民修身启动以来,始终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广大市民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能量,杜绝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表示,全民修身的主体是公民个体,要让广大市民从“被灌输”者、“被建设”者转化为行动者和建设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我想做、我能做”。2011年9月启动之初,中山在全国率先启动“全民修身行动”,因为在国内尚无前例可循,如何将修身行动落到实处,考验着城市的智慧。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一个周末的上午,伴随着书院内琅琅的诵读声,修身学堂开课了。目前,中山已推出公民意识培育、优良品德倡导、公共文明实践等十大修身行动,建立了机关、居民(村民)、企业、学校、新中山人、服务类等六大类修身学堂1100多间,开展宣讲活动7000多场次,群众参与达100多万人次,形成了修身的主阵地和主要载体。
据中山文明办组织的全民修身课题抽样调查显示,98%的中山市民认为修身行动感染了自己,95%的中山市民表示愿意加入到修身行动中。2013年7月,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发文,决定在全省推广“全民修身行动”的“中山经验”。
强底气:创新形式实现修身全覆盖
今年1月9日,一场特殊的“开学仪式”在中山市举行。仪式的特殊之处在于,既没有美轮美奂的校舍,也没有气势恢宏的场面,却拥有覆盖全市的260万名网民。他们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分享传统经典及身边感人故事,传播文明新风——“中山市网络修身学堂”正式上线。
“312万新老中山人共建共享”,是全民修身的初衷和本义。由“启动年”“普及年”跨入“巩固年”之后,修身行动实现全民覆盖的底气更强、更足。诚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颖所说:“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争‘一个都不能少’”。
“中山市网络修身学堂”的上线,再度将全民修身推向新高潮。据悉,网络修身学堂主要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工具,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相结合,讲述中山好人的先进事迹,讲述身边的凡人善举,也讲述违法犯罪道德缺失的反面教材,用易于被人接受的形式,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扬正气:激发市民追逐中国梦的正能量
“肥妈是我们的好妈妈。”在石岐区太平社区,肥妈刘美英与33个残疾人及其家庭之间有33个独立的故事,三天三夜也未必说得完。去年6月,石岐区民生社区成立了全市首个邻里互助会,如今,邻里互助会的队伍已迅速发展到78人。
人民好警察麦振伟、坚强母亲麦容欢、奋不顾身接救坠楼女童的“过路哥”邓加天……一个个平凡的名字,以“善”为主线串联起来,化作感人的符号。而时下,正在火热开展的“中山好人”评选活动,更是对善的一种“集结”。近3年来,中山共有14人获“中国好人”称号,126人获“中山好人”称号。在修身过程中,广大中山市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增长城市的文明厚度,提升城市道德温度。
一个地方有了道德温度,才能支撑起发展的力度。薛晓峰表示,全民修身行动通过“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激发每个市民追逐中国梦的正能量,唱响城市的正气歌。(本报记者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卢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