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片方提供的数据,2014年情人节档上映的国产电影《北京爱情故事》以1.02亿元的票房成绩荣登当日全国票房排行榜榜首,上映3天票房又突破2亿元,成为最快破2亿的华语爱情片,也成为了华语爱情片的首周末票房冠军。影片在北美市场的表现同样抢眼,在17部北美情人节新上映的电影中,《北京爱情故事》首日单屏票房夺冠,且多家影院决定加场。从票房和排片的火爆程度来看,这部国产中小成本爱情电影在情人节档期众多影片扎堆上映的情况下,实现了市场的突围,而这一次凭借的是情感的力量和艺术的追求。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能够设置社会话题,激发观者的良性思考。一旦这种思考触及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好的口碑就会自然发酵,甚至无需太多宣传,这对票房来说才是真正的生命线。电影《北京爱情故事》正是这样一部作品。由执导同名热播电视剧的陈思诚担纲导演、编剧,很多人以为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只是电视剧的改编或延续,其实不然。电影抛开了电视剧版的故事和角色,另起炉灶,聚焦五对不同年龄段的普通男女面对爱情难题时的困惑和探索,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爱的寓言,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青年陈锋与美丽的白领沈彦准备结婚却遭到了沈彦母亲的反对,这时沈彦的有钱前男友洪江再次出现;而陈锋的老板吴峥出轨被老婆张蕾发现,张蕾决定报复,深夜画着浓妆走出了家门;张蕾的老板刘辉与老婆佳玲为寻找新的刺激,在希腊度假时用假装偷情的方式度过结婚20周年纪念;刘辉的女儿阳阳和经常乘同一辆公交车回家的男生产生了微妙的情感,两人却因阳阳出国留学而被迫分离;男孩的姥姥得了肾癌,乐观的她决定在死前给老伴找个新伴侣,照顾他走过余生……影片用人生阐释爱情,用爱情回顾人生,用幻灯模式展现了初恋的青涩,热恋的激情,现实的拷问,婚姻的迷茫,温情的回归,进而道出了创作者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就是简简单单地“在一起”。正如其海报所说,“用爱情打败现实,用故事温暖城市”,真爱和温暖成为影片所有情感的底色。在网络用语“累感不爱”流行、爱逐渐成为稀缺物品的时代,《北京爱情故事》对爱情的探讨方式不是戏谑式的,也不是反讽式的,而是直面爱情的美好、直面人与人关系的本真,充满了正能量。
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一些走市场的中小成本的国产商业电影可能更多专注的还是如何把故事讲好,如何让观众喜欢。但《北京爱情故事》却用更高的艺术追求显示出了创作者更大的创作野心。这部电影想探索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这背后其实是对时代、对人性的探索。五段故事本来很容易让影片形散神散,张力不够,但《北京爱情故事》却使用了环形叙事的方式,在结构设置上环环相扣,颇具匠心。电影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在医院运用一个长镜头将五段故事巧妙串联起来,用死亡、新生、生病等生命状态将人的一生与爱的全貌一绘而成,象征了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这种“空间的方法讲述时间的概念”的处理方式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