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他踏访了全国五百所麻风村——记“国际甘地奖”获得者、麻风防治专家张国成》,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专家学者、麻风病人纷纷给报社来电,表达对张国成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0日上午10点,记者与刚从印度回国的张国成教授会合。张国成提出,要去在南京的青龙山麻风村与大家分享喜讯,告诉村民国际组织非常关心他们。
接连下了几场大雪后,通往青龙山麻风村的山路泥泞不堪,车子走走停停。在一个拐弯处,我们遇到了麻风村村主任施迎春和几位村民。“你们怎么来了?”张国成十分惊讶。由于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村民们几乎从不下山。“山路难走,我们来看看你们需不需要帮忙,就到山下来迎你们了。”施迎春说。这段蜿蜒而泥泞的山路,这些村民至少走了半个小时。
“张教授上报纸啦,大家快看看。”刚进村,施迎春就迫不及待地要给村民们看当天的《光明日报》。“张教授去印度领了国际上治疗麻风病的大奖,这是奖牌和证书,他一下飞机就想要和你们分享喜悦。”记者说。“这是属于大家的奖,为了控制麻风疫情,你们甘愿在山上一住就是几十年,为中国麻风防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张国成说。他越来越激动,把自己的奖牌挂在了村民胸前。“张教授,您拿着证书,我们合影庆祝一下。”村民岳宝龙的提议得到一致赞同(合影见下图)。
这群朴实的麻风村村民,深知张国成对他们的关爱。张国成也一直按捺着心中的那股感动。他悄悄地退到一边,掏出笔记本,写下了三个愿望:“一些村民的轮椅坏了,我要想办法筹钱给他们换新的;村里有3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我希望能有志愿者照顾他们;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有年轻人来接我的班,延续对麻风病人的爱。”
在回程的路上,得知浙江德清一批以70后、80后为主的年轻医疗团队,愿意将防治麻风病、关爱麻风病人当作毕生追求,张国成潸然泪下。对他来说,麻风病人幸福的笑容比任何奖牌、证书都珍贵。(本报南京2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