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启了“智慧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也深刻影响着军队的变革,南京军区某通信团就是“智慧军营”的探索者之一。让我们走进南京军区某通信团,探究“智慧军营”的奥秘。
部队需要“智慧军营”
21∶00,南京军区某通信团作战值班室,“嘟嘟”的告警音突然响起。光缆网监控屏显示:光缆网某重要节点因不明原因被阻断。值班参谋李晨一边报告值班首长,一边迅速从电脑中调出战备方案,点击态势对比、自动调整,系统很快计算出最新抢修方案。
21∶03,李晨向距离阻断点最近的抢修分队发出行动指令代码。21∶05,值班室大屏显示,通信抢修车迅速启动。李晨告诉记者,这样的效率在“智慧军营”建成前很难想象。
这个团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多、战备转换频繁。前些年,团里通过网络把星散在十几个地区的基层部队联了起来,但对末端部队的精确感知和快速调度仍然难以完全实现。团长常如平在完成《智慧军营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在通信团这样一个高度分散的部队建设“智慧军营”。他说,运用智能传感、通信、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就能使军营达到智慧状态。说干就干,他带领大家在几十个分散值勤点部署上百个传感网点,精确感知人员、车辆、设备信息,使分散静态的末端顿时变成“有感觉能对话”的生命个体。
精确化保障得以实现
2014年初,一场战斗背景下的联合通信保障演练在野外拉开战幕。
机动途中,某分队通信方舱内的交换机机盘发生故障,通信被迫中断。紧急关头,机盘上的感应模块自动将故障上报至维修中心终端。半小时后,一台新的机盘从就近某通信站运送到该分队官兵手中,通信迅速恢复。过去,演习途中遇上这样的突发故障,只能依靠现场临时抢修,往往延误时机。如今,“智慧军营”信息联合保障系统通过“一条龙”服务,就能确保任务及时完成。
为了实现这样的精确化保障,通信团官兵让物品“开口说话”,运用二维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将传感器嵌入战备器材室、装备物资库,为每一件器材制定“身份标签”,随时清楚“有什么、有多少、在哪里”;让设备“感知冷暖”,在坑道、库房、机房安装环境感应装置,只要坑道、机房的温湿度超过正常值,调温调湿装置就会自动启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全团点名一遍只需十几分钟
2013年10月7日,中央气象台预报:强台风“菲特”来袭,中心最大风力14级。早上7点钟,作战指挥中心的车辆态势图显示:沿海方向外出巡线车辆有28台。“雨天路况复杂,对驻沿海地区所有车辆限速。”值班领导下达命令。值班参谋殷鹏随即通过车辆管控系统,向沿海方向在外巡线车辆发出限速指令。
在部队管理上,常如平心里有一笔账:全团几十个连(站)分散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平均每天出动巡线人员数百余人次、车辆几十台次,巡线里程数千公里。在这样一个高度分散、机动频繁的团队,必须借助信息化“触角”延伸管理半径。他们在营区、油库、武器库、弹药库、保密室等重要处所设置电子围墙、红外感应区和红外摄像头,只要有人员车辆进入营门,行踪信息便会被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传至指挥中心。他们还对成熟技术进行创造性改造,如指纹考勤并不是新技术,但他们将它用于全团点名、查岗、查铺、查哨,从收到命令到指纹输入完毕,全团几十个分散站点的官兵普点一遍只需十几分钟,比原来效率提高了98.4%。
“当感知无所不在,数据自由对话,一切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常如平说。(本报特约记者 王余根 本报通讯员 戴华 孟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