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

    回音壁

    让急诊真正成为“救命通道”

    ——本报城市三甲医院急诊调查引发强烈反响

    作者:朱海洋 严红枫 陆健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8日 05版)

        本报杭州2月17日电(特约记者朱海洋 记者严红枫、陆健)2月10日,本版刊发调查报道《城市三甲医院:“急诊”为何成“挤诊”》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卫生系统引起强烈反响。日前,记者前往几家医院的急诊科回访,感受至深的医生们再次希望本报向社会呼吁:急诊是稀缺、特殊、宝贵的资源,应当用于生命的抢救,不能为图方便而占用急诊资源。许多患者及亲属也表示,通过报道他们也加深了对医务工作者的理解。

        “急诊科本来就是为各种急症、危症、重症患者而设,是‘生命的绿色通道’。因为图方便就去占用别人的生命线,那么倘若有一天,你的至亲需要抢救,却因为急诊拥堵而无法得到救治,你又该怎么办?这篇报道反映了现实,价值非常大。”浙医儿院急诊科护士丁丹丹说。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说,城市三甲医院理应承担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的救治,此外还有医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任务。如今却要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对付小病上,这绝对不利于医学的发展。

        报道经本报新浪微博发布后,被众多网友转发,其中绝大多数为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一位实名认证为北京某医院病区主任的网友说:“为什么大医院的病人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在各医院之间来回就诊,其心态各不相同,有的是求‘仙药’,有的是求安慰,有的是考医生,但归根到底,是对医生的不信任。”一名微博上注明职业为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的网友说:“媒体要担起社会责任,不应该去抹黑医患任何一方,也不要给濒临崩溃的医患关系再火上浇油;媒体应该引领大众健康的生活方式,理性的就医观念,普及大众急救常识,宣教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几十年奋斗在医疗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肖鲁伟说:“在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社会各界如此关切的情况下,近段时间《光明日报》针对护士离职率高,写了《天使的“翅膀”太沉重——浙江省护士行业现状调查》;针对县级中医院的现状,写了《问诊县级中医院之痛——来自浙江省14个县级中医院的调研》;针对急诊科拥堵,又写了《城市三甲医院:“急诊”为何成“挤诊”》。这些报道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切入点准确,视野开阔。不仅是卫生领域,社会各界都太需要这样的声音和能量了!”

        一名急诊科医生在读完本报报道后说,不可否认,在同一城市,大型三甲医院与下级医院在医疗资源上的确存在巨大差别,近年来随着医疗资源向基层的大量投入,基层医院在硬件上确实有所改善,但老百姓关心的还是医疗水平。面对医院之间的巨大差距,谁会愿意把健康交给不信任的人?

        “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拥堵问题的确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大医院拥堵的岂止是急诊,门诊也是如此。同样,看病的人中,不少也是感冒、发烧或者一些常见的慢性病,这些完全可以在下级医院解决。”在肖鲁伟看来,必须建立严格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双向转诊制度,更应该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王帧认为,当前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如何引导老百姓正确的就医观念,需要发挥媒体的重要引导力量,《光明日报》的这篇报道很有价值。他表示,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今年还将进一步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建设。

        令人欣慰的是,许多读者对医患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也发出了理解之声。一位读者在网上留言说:“看完这篇报道,我觉得急诊科医生们的呼吁很有道理。其实大家多换位思考,不要只为了自己方便,就去抢占别人救命的通道,这个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医护人员的确不容易,社会要多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他们都是守护我们健康的卫士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