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一句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去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公报中,让很多人眼前一亮,更唤起了多少人心底那份浓浓的乡愁。今年春节,我也怀揣着这样一份乡愁,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姜堰,去探访在新型城镇化高速推进的时代洪流中,家乡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姜堰,因纪念北宋姜氏父子抗洪筑堰而得名,是江苏中部地区的一座小城,南北分属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挟江襟淮,东临黄海。据传古时为长江、淮河、黄海三水汇聚之处,故又称为“三水”。姜堰现为泰州市的一个区,下辖18个镇。其实姜堰并非自己的出生成长之地,但因为这是父母从小生长的故乡,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我也常常回到这里探望外祖父母,母亲病故后安葬于此,父亲退休后也毅然决然回归故里,我便很自然地将这里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长大后在外求学、工作、成家、生子,一别多年,想起姜堰,总还是儿时记忆里的印象:外婆家屋后的河上,船只来来往往,母亲和邻家的娘娘在河边淘米洗衣;小街上,随处有好吃的薄脆、麻饼、云片糕和好看的面人儿叫卖;春节,倚在家门口看游街的跳马灯、荡花船表演,是最热闹开心的情景。多年过去,总听父亲讲姜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始终有些惴惴不安,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好事,但伴随而来的,有没有环境恶化、文化断层、传统式微、民风不再?
回乡几日,所见所闻让我震惊于小城的变化之大,最直观的当然是城市建设的现代化风貌,儿时记忆中的小城就是东西南北四条街,街两边都是低矮、破败的平房,现如今,六车道标准的干道在市区有七纵七横之多,构成了姜堰的主体框架,城里处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城市的整体功能和规模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外婆家以前所在的西大街,多年前就已改造成了商业步行街,商铺鳞次栉比,街上游人如织。上海的堂姐这次正好也回“乡下”过年(过去上海人习惯称这里为乡下),逛了几座商厦后也不由感叹,无论规模、设施、环境,还是商品之丰富,都和大上海并无太大区别,难怪故乡人不无骄傲地称现在的步行街是姜堰的小南京路。家乡城镇化建设的效果凸显,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差距正不断缩小已是不争的事实。夜幕降临,随父亲漫步中干河边的河滨广场,两岸树影婆娑,霓虹妖娆。老人们悠闲散步,孩童们欢乐嬉戏。最让我这个“吃货”欣喜的是,在小吃一条街又尝到了好多家乡的传统美味,大快朵颐。
再看外婆家现在所在的北大街,听父亲讲,伴随着姜堰旅游业的蓬勃兴起,2010年初,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保护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其时,正是全国房地产热得发烫之际,这一炙手可热的地段先后被多个地产商看中,给出的土地出让金次次让人心动。然而,冷静的姜堰人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心动,而是着眼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特色建设的需要,确立了“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提升环境”的规划建设理念,历时两年多,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条青石板路、每一座小院都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去年春天,北大街文化街区正式开街,王氏宗祠、黄龙士纪念馆、东岳行宫万年台、乾隆昌栈、徽商旧居、宋代古井等10多个历史文化景点,一景一境界,沧桑忆百年。整个街区成为集平民儒学文化、戏剧文化、茶文化、棋文化和明清传统民居展示,商业及休闲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地方民居保护区和文化旅游区。走在寂静幽深的小巷,看那斑驳已久的老墙,聆听琅琅书声,观战黑白对决,亲手炒炒刚刚采下的新茶,再喝喝百年老井甘甜之水,那一刻,仿佛置身世外,穿越了时空。
正月里,恰逢舅舅的书画展在文化馆揭幕。舅舅自幼跟着外公练习习画,多年笔耕不辍。如今看到他的书画展出,又勾起我儿时的记忆,那时外婆家房屋简陋,但四壁都挂着字画,墨香满屋。此次再看他一幅幅作品,笔墨中饱含着姜堰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人文情怀,有高二适的孤傲,有麻石街的乡愁,有茶树王的风情,还有溙湖岸边寿圣寺药师佛塔的静穆,那些原先看去似乎极普通的家乡的树、家乡的河、家乡的花……在他的画中竟然是那样地让人赏心悦目甚至失魂落魄,只因那作品中弥漫的浓浓的乡情和乡土气息。其实姜堰历史上书画名人辈出,远有明末清初名画家“海陵三唐”,近有一代草圣高二适享誉四海。有历史的传统积淀,民间书画也是蓬勃兴旺,如今在北大街文化街区落户的书画院就有6家。在这里和市文化馆,经常有和舅舅一样活跃的本土书画家展出自己的作品、举办研讨。舅舅现在除了自己坚持练字作画,还在教不少孩子画画。他说,要将本书画文化传承下去。
姜堰还素有“江北棋城”的美誉,棋文化也有着深厚的传统,清代棋圣黄龙士11岁时棋艺就誉满江淮,康熙中期称雄棋坛,历二十余年无敌手。坐落于北大街的黄龙士纪念馆也是姜堰棋院所在地,已成为泰州地区传承围棋文化、普及推广围棋运动的重要场所。如今姜堰上至八九十岁的白发老翁,下至十来岁的幼小孩童,组成了一支相当规模的业余围棋大军,常来此学习交流,切磋技艺。
短短几天的回乡之旅,最大的感受是,发展和乡愁不是针尖对麦芒,故乡的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选择。从过去的穷乡僻壤到现在的高楼林立,从过去的泥泞小路到现在的大道通衢,都是进步,是发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乡愁无处寄托,就不希望自己的故乡有这种进步与发展。所以,对于故乡的变化,应该更多地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起航,如今“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已定,在现代与传统的路口,如何在尽享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保留传统文化,不久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报告就给出了答案,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正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乡愁”的保护。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且也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记得住乡愁”,理应成为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绩效的一把新标尺。“乡愁”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情感代码,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除了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渗透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还必须始终坚持让“乡愁”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的“底线”,使“文化符号”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让“美丽乡愁”印记品牌塑造的标签,打造名人名品,叫响乡土文化品牌。如此持久不懈地将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下去,国人的“乡愁”就永远可以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