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6日 星期日

    当代二十四孝

    一名倔强女孩对孝亲的诠释

    ——记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蕾

    吕慎 柳路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16日   03 版)

        “评选我做孝老爱亲的模范,其实我内心特别惭愧,因为对父亲、对家庭的不离不弃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吧。”来自贵州省印江县的张蕾简单几句话,让人感到一位有血有肉、可学可亲的全国道德模范就站在我们面前。

        “带着失明的父亲上大学!”2008年,张蕾,这位1987年出生的乡村女孩一时间成了全国媒体的焦点。6年过去了,张蕾已经成为贵州铜仁学院的一名干部。“现在刚工作几年,工资不高,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医药费越来越多,最近还买了学校的集资房,每月都要还房贷,压力确实很大。不过比起以前的艰难,这些都算是一种幸福。”

        张蕾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8岁那年,父亲因患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无光感而完全失明,年轻的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抛夫弃子带着家里仅有的100元钱离家出走。面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父亲、年幼无知的弟弟,一个8岁的孩子该怎么办?她求助过,然而一句“你妈都不要你了,我们凭什么管你!”却激发了张蕾倔强的本性:“我要活下去!我要上学!”从此,她担起了一家人的生计:挖野菜、种红薯、插秧、犁田,小张蕾什么活都干过。早上劳作后,还要回家给父亲和弟弟做饭。吃饭时,她总是自己吃小碗,给父亲和弟弟吃大碗。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父亲靠一点手艺,拿起二胡,带着一双儿女沿街乞讨,从铜仁流浪到贵阳,又从贵阳乞讨到重庆,一家人在漂泊中寻找着活的希望。然而即使这时,张蕾也没放弃读书的想法:“只有上学学知识,以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终于,生活出现了转机,辍学一年半后,在青岛市妇联的资助下,张蕾又回到了学校。生活虽然艰苦,但她的学习成绩从未落后,还担任了学生会干部,她边上学边顽强地撑起一个家。2007年,张蕾考取了贵州省铜仁学院。“我走了,父亲怎么办?”2008年,年仅21岁的张蕾作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在每月60元租金的简陋房子中,她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挣钱奉养失明多病的父亲。张蕾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援手从四面八方伸来,铜仁学院免除了她所有学杂费用,并给予困难补助,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

        “我们一家能走出困境,都靠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只要你自己努力,就会有人帮助你,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信心。”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张蕾更懂得感恩和奋斗的意义。如今,渡过难关的她还要面对很多难题。比如,长年受病痛折磨的父亲脾气变得十分糟糕,“有时我也会很生气,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承受着父亲的痛苦可能比他还要暴躁,这么一想也就平静了。”去年,张蕾的弟弟考取了贵州省安顺市的公务员,家庭的重担也将稍有减轻。“这段时间我最担心的事儿是考研的结果。”原来,张蕾去年报考了重庆西南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尽管心里没底,但看得出,为考研她下了很大的功夫。“考不上再来,都会好起来的。”这是张蕾最爱说的一句话。在乐观中坚守,为责任而奋发。这,正是这位道德模范生活的态度。(本报记者 吕 慎 柳 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