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6日 星期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堂课,一讲就是30年

    ——青岛“每周一讲”为何能办1200多期

    刘艳杰 朱楠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16日   01 版)
    图为“每周一讲”第1152讲,讲题是“解开钢琴的神秘面纱”,讲师是王风黄。 资料照片
    图为“每周一讲”最早的影像资料,摄于1996年12月8日,讲题是《论为官者必须清廉》,讲师是王德复。资料照片

        1983年4月8日,迎着一群年轻人渴望与兴奋的目光,雕塑家徐立忠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教室,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美与生活”4个大字,由此拉开了“每周一讲”的序幕。

     

        2014年春节前夕,青岛市委党校教授程国有走进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新教室,在黑板上写下“每周一讲”第1276期的题目——“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未来改革大趋势”。

     

        日月如梭,“每周一讲”转眼就讲了30年。截至目前,先后有近200位讲师在此开课,听众累计达20万余人次。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绍军对记者说:“‘每周一讲’根植于群众需求的沃土,体现了广大群众对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有力地推动了青岛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毫无功利主义的氛围里授课”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渴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全国兴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推出了“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公益讲座。

     

        “‘每周一讲’早期的讲题主要是文学艺术方面的,当时听众主要是青年职工。”作为最早的讲课人之一,73岁的青岛文学研究会教授金再新讲课次数多达89次。“那时候文化娱乐和媒体传播还不发达,‘每周一讲’就成了年轻人学习的重要园地。我记得1985年讲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讲完后听众要求加场,就改在可容纳数百人的小剧场上课,现场仍然爆满,连走道上都挤满了人。”金再新说。

     

        “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我的讲题跨度很大,但传播先进文化、传递正能量是永恒的主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华义说,“听众来自社会各界,纯粹为了学习而来。在毫无功利主义的氛围里授课,与听众愉快地交流、互动,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彼此提高!”

     

        除了金再新、刘华义,青岛一大批学者名人如鲁海、纪宇、耿林莽等都作过“每周一讲”。讲师们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却都不计报酬,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听众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学府”。

     

    “‘每周一讲’也在与时俱进”

     

        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潮涌,网络文化崛起,娱乐方式分化……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每周一讲”都在坚守。从刘以娴到后来的白宝顺、王惠生、曲阳、孙彩莲,“每周一讲”负责人换了好几批,但是执着坚守的精神从未改变。

     

        “20世纪90年代,‘下海’热兴起。当时又赶上文化宫基建改造,许多活动都停了。在这种情况下,‘每周一讲’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关键时候,经过主管领导几次开会商议,再加上热心讲师和铁杆听众们的鼎力支持,最后决定还是要把讲座继续办下去。”青岛工人文化宫副主任曲阳回忆说。

     

        “为了留住听众,‘每周一讲’也在与时俱进。”曲阳说,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听众来定选题;通过QQ群、飞信和微信的方式与讲师、听众沟通;通过网络发布讲座通知等。这些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每周一讲”的选题从文学艺术逐步扩展到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卫生等众多领域;听众也从最初的以青年人为主,扩展到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青少年的各阶层市民群众。

     

    “她是照亮我人生的一盏明灯”

     

        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每周一讲”开始积极走出去,深入企业、工地、部队、社区,为广大群众“送课上门”。做过讲师的青岛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储全胜说:“当我在建筑工地上,看着台下坐着的一排排青壮年农民工仰头望着我时,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不但要向他们传授健康卫生知识,更要让他们认识到生命和健康对人生和家庭的重要意义。”

     

        石新明是“每周一讲”最忠实的听众之一,他将其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我追随‘每周一讲’30年,从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工成长为企业高管,‘每周一讲’伴随着我的精神成长,我也从只关心自己到现在越来越关心社会与国家。”

     

        1984年,不到15岁的刘增平因父亲早逝、家庭困难而辍学,早早工作。“我当时很悲观,心想以后的履历表中,将永远填写‘小学文化’了。是‘每周一讲’帮我走出了心理阴霾。我开始饥渴地学习,忘我地工作,后来还读了在职研究生。可以说,她是照亮我人生的一盏明灯。”在青岛一家企业担任党委书记的刘增平说。

     

        “每周一讲”是许多人梦想起飞的地方。1984年,当时在青岛工作的毕福剑曾是“每周一讲”的常客,听过《电影欣赏漫谈》等讲座。后来,他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如今已成为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希望这个奇迹永远延续下去”

     

        “‘每周一讲’既是一个传播科学文化的服务平台,也是一个思想宣传阵地。”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主任孙念刚说。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李曙新被听众誉为岛城的“国是”解读名家,他的《学习十八大精神,迎接美好幸福生活》《“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听众卫学明说:“李曙新老师的讲座把中国梦与党的光辉历史巧妙融合,把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阐述,让我对中国梦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第一讲《美与生活》,到今天的《谈中华孝道》《让生活充满正能量》《大国如何崛起》等题目,“每周一讲”始终聚焦社会、生活的热点;始终站在思想、文化的前沿;始终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的和谐统一。

     

        现在,“每周一讲”已经成为广大青岛市民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在纪念“每周一讲”30周年征文活动中,听众姜美华动情地写道:“我衷心希望‘每周一讲’这个奇迹永远延续下去,等我白发苍苍、弯腰驼背时,还能再走进这个神圣的殿堂。”(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朱 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