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6日 星期日

    文化巡游

    宁津捕虫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16日   10 版)
    跟随长辈体验捕蟋蟀的孩子
    蟋蟀 晁一旸绘
    村里的路灯杆上挂有“蟋蟀”的造型
    买主现场选购精品蟋蟀
    尤集村口摆地摊
    午睡片刻再去街上卖蟋蟀

        蟋蟀俗称促织、蛐蛐儿,身体黑色至褐色,头部有长触角,后腿粗大善跳跃,极具爆发力。雄性好争斗,两翅摩擦能发出声响。斗蟋蟀,在我国已有近千年历史,是一项很普遍的传统文化活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山东省北部的宁津县,有着适宜蟋蟀生长繁殖的气候、水质、土壤,宁津所产的蟋蟀以其体魄魁伟,牙齿尖利,斗性厉害,成为历代皇宫的贡品,宁津县素有“中华蟋蟀第一县”的美誉。

        近年来,民间蟋蟀热逐渐升温。宁津从1991年起,开始举办蟋蟀文化节,并先后建起了四个蟋蟀交易市场,每年吸引国内各地的买家聚集于此。

        宁津县柴胡店镇的尤集、孟集、小店等一些村庄,每年到了八九月份,人们便放下手里的农活,纷纷投入到捕虫的大军之中。随着近几年蟋蟀价格的上涨,外出打工的人也在此时回乡。他们有的用农用三轮拉上几十人,有的三五成群结伴步行。每天凌晨三点钟,村口的蟋蟀交易便会悄然开始,每人面前摆满一个一个的蟋蟀罐,少的三五十罐,多的一二百罐。

        尤集村48岁的肖瑞岭是个捕蟋蟀的高手,他经验丰富,熟谙地形,一直开车带领村民外出捕虫。早上不到五点,天蒙蒙亮,肖瑞岭的农用三轮满载着9人的捕虫小队出发了。行驶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停在一片玉米地旁。换好厚底胶鞋,长袖衣裤,披上防露水的塑料布,有的还为了防止玉米叶划脸,把头脸也用帽子包裹好,腰上系着放了撬子、网兜、瓷罐的挎包。“走啦!”肖瑞岭一声吆喝,众人弯下腰,深一脚浅一脚,淹没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

        “这活(捉蟋蟀)也就能干一个来月。”盖家村55岁的盖广亮说,他一直在北京打工,这次专门回来逮蟋蟀。他只在村子周围逮,逮回来的蟋蟀由他80岁的老父亲去卖。盖广亮说,捉蟋蟀首先要听叫声,可以辨清位置,有人甚至仅凭叫声就能知道蟋蟀个头的大小和品种,捉来的蟋蟀拿到市场上出售,从五元、十元一只的普通蟋蟀,到几千元、上万元一只的“白牙青”“重头红牙”和“乌背白”等稀有的蟋蟀应有尽有。去年尤集市场上有一只蟋蟀居然卖了三万六千块钱,而他爷儿俩捉了16年的蟋蟀,最贵的一只仅卖到了1200块钱。

        一个多月的紧张忙碌结束后,一家人大约能够增添两至三万元的收入。一切恢复了宁静,人们重新回到原有的工作中,期待着下一季的到来。(吕廷川 撰文/摄影)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