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中国与菲律宾两国关系又到过菲律宾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当地媒体上,菲政府经常在南海问题上针对中国强硬表态,甚至是蛮横无理;而一旦置身菲律宾社会和民间,却往往感觉不到对华不友好甚至是反华的气氛。如此大相径庭,到底是为什么?
2月10日,菲律宾公布了一份涉华民意调查报告,其结论如何出笼可以从一个侧面解答上述疑问。去年12月,受菲外交部委托,菲民意调查机构“社会气象站”就“部分对外关系问题”在全菲各地访问了1550名菲律宾民众。根据调查,82%的受访民众“强烈赞同”或“在某种程度上赞同”菲律宾政府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
但是,推敲这次菲官方委托的民调不难发现,很多问题设置其实都预留了陷阱,受访方的回答选项明显受制于调查方的主观限制和诱导。对于诸多类似“菲律宾应通过合法手段捍卫在南海的领土和自然资源吗?”这样的抽象问题,受访者当然是很难回答说“不”的。对民调提到的“国际仲裁”,调查也显示,在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菲民众中,超过半数的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个专业性很强的法律行为。可见,对有关问题,多数被调查者只能被动接受预设的回答选项。这样的民调结论,怎么谈得上可信?
当然,菲政府搞此次民调的目的并非是想要真正了解民意,而不过是为了在3月底菲所谓向国际法庭提交有关仲裁文书最终期限到来之前,制造舆论,为自己造势而已。
菲政府不愿提及的是,“社会气象站”在完成菲外交部委托的这次民调的同时,还开展了自己的独立调查。其中一项调查就是菲百姓最关心哪些热点问题。结果显示,在多达15个选项中,菲百姓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度仅排名第12位,仅有35%的人表示关心。这一排名甚至远远落后于菲女孩梅根·杨当选世界小姐、拳王巴乔战胜对手等事件。这充分说明,尽管菲政府和部分西方媒体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和南海问题如何严重,大多数菲民众其实并不以为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菲社会和民间对中国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友善。
独立民调显示,菲民众最关注的是灾后重建、腐败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去年下半年,菲接连遭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蒙受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灾后重建任务繁重,进展缓慢。与此同时,菲经济虽然基本面不错,2013年增长7.2%,但增长以消费拉动为主,并未惠及广大贫苦百姓,贫困问题未有改观,失业率上升,去年第四季度高达27.5%,有1210万人失业。此外,本已高居亚洲第二的菲电力价格近期继续飞涨,而政府却束手无策,民众对此极为不满。
菲官员称,这次民调的目的是让政府“了解民众的脉搏”。既是如此,菲政府就应该顺应调查结果反映的民意,多在解决民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上下功夫,而不是听信挑拨,借题发挥,专挑南海问题拿中国说事儿。中菲两国是有着千余年友好交往史的邻国,讲合作,弃对抗,才能顺乎民意,增进两国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本报马尼拉2月12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