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记者走军营

    “争做大洋开天人”

    ——走进我军第一支舰载直升机部队

    刘小兵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12日   11 版)
    新春时节,新疆兵团十三师开展广泛的军事训练。图为来自师劳动社会保障局和基层一线的100多名劳动保障人员进行实弹射击。 王文川 赵德智摄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风靡一时的“航母style”,让“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的瞬间定格在人们心中,而创造这一辉煌时刻的舰载机飞行员则来自于一个屡建奇功、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团队——

     

        这支部队飞大洋,闯南极,伴舰出访五大洲,随舰护航亚丁湾,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30多项第一,填补了我军历史上50多项空白,它就是组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国第一支舰载机部队——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舰载机团。

     

        记者日前深入这支部队采访,为团史馆墙上的光荣榜所吸引,上榜人员都是一等功臣、二等功臣,他们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而这每一个故事都是对“争做大洋开天人”的海空先锋精神的完美诠释。

     

    套“圈”完成“第一着”

     

        1979年12月30日,上海长江口。天高云淡,碧空如洗,是个飞行的好天气。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驾直升机着舰的飞行员,郭文才的心中充满喜悦和激动。

     

        接到起飞命令后,郭文才柔推驾驶杆,飞机吼叫着冲上天空,直飞向长江口海上一艘舰船。距舰船1000米左右,郭文才一眼就看到舰船后部飞行平台上那红白黄相间的着舰标志。郭文才驾机在空中优美地画了一道弧线,对准甲板降低飞行高度做减速飞行,飞机昂着头徐徐下滑。第一次着舰心里没底,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机组人员配合下,柔和地操纵直升机稳稳地落在飞行平台中央。成功了!舰上的人立即欢呼起来。

     

        为了这历史性的“第一着”,为了填补着舰史上的空白,郭文才和战友们进行了非常艰难的训练,他们没有完整的训练大纲,也没有现代化的训练基地、模拟海上平台,只能自己体会、自编教材,使用一些“土训法”,如在陆地跑道上套“圈”(定点着陆),然后着陆地平台,再着海岛平台。那段时间里,飞行员们的脑子里整天想着套“圈”。“第一着”成功后,郭文才和战友们在随后的50多天时间里,又连续着舰训练2783次,交出了一份不到国外飞行员一半时间、零事故、参训合格率100%的完美成绩单。从此,中国海军有了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和第一支舰载机部队。

     

    南极上空的“中国鹰”

     

        1984年9月27日,我国派出考察队,前往南大洋和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在南极洲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组成以飞行副大队长于志刚为机长的机组随考察船编队出征。

     

        发电机组是保证南极长城站施工和考察队员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被喻为“长城站心脏”。它在国内装船时是用两条船上的起重机吊装的,在南极,两条船无法靠近,吊运发电机的任务就落在直升机上。1985年1月15日上午10时05分,于志刚凭着他过硬的飞行技术稳稳地将飞机悬停在发电机停放位置的上空,慢慢上升高度,1米、2米——“状态好,可以增速”,接到指挥员指令后,于志刚果断操纵飞机朝长城站飞去,然后又稳稳地将发电机放下。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记录就这样诞生了。

     

        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南极上空第一次升起中国国旗。在南极的63个日日夜夜里,于志刚和他的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次驾机在南极上空画上中国海军飞机的航迹,第一次超复杂气象条件下野外起降成功,第一次环乔治岛完成空中考察任务,第一次完成超大物体吊挂运输任务,安全起降104架次,吊运物资39吨,运载人员1050人次。

     

    架起空中“生命长廊”

     

        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对于搜救海上遇险船只和人员,世界各国向来十分重视。抢救伤员分秒必争,变送伤员到医院为空中手术并非天方夜谭。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经过艰难的探索,实现了应用舰载直升机实施医疗急救,把手术台搬上蓝天,在空中架起一座“生命长廊”的梦想。

     

        2005年5月15日,山东“鲁胶渔-0169”号渔船上的一名船员在海上捕鱼作业时,左臂被起网机绞断,流血不止,急需抢救。部队接到求救信号后,迅速成立以团参谋长苏迪任机长的紧急救援机组。11时43分,苏迪驾机携带两名医护人员紧急升空,直飞出事海域。13时01分,直升机飞到渔船上空,船上没有平台,直升机无法降落。苏迪沉着冷静,驾机逆风悬停在渔船尾部20米左右上空,不断修正飞机悬停位置,空中机械师迅速操纵机上救生绞车,放下吊篮,3分钟后,伤员被救入机舱内,直升机立即调转机头返航。返航途中,医护人员迅速完成输液、吸氧等各项术前救治,为飞机降落后继续抢救伤员赢得宝贵时间。(本报记者 刘小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