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除夕零时至正月初五24时,北京共销售19.5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去年的31.3万箱,下降了37.7%。而在冰城哈尔滨,从除夕到正月初七,主城区的环卫部门收集鞭炮屑200吨左右,仅仅是去年同期的一半。
放鞭炮数量的减少,反映出过年习俗的新变化。今年春节,随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持续深入,廉洁节俭过节的气氛十分浓厚。在全国很多地方,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礼品热销、迎来送往少了,干部公款消费、奢靡铺张的更少了,勤俭过年、文化过年正成为新时尚。因为没有了物质消费的累赘,过年越来越成为一个轻松团聚的假期,人们普遍觉得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不仅轻松惬意,而且有滋有味。
过年不等于大吃大喝,也不等于奢侈享受,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共识。有人认为,作为一年的结束,在春节期间吃吃喝喝,小“放纵”一把,是对自己的犒劳。在物质生活不太丰富的年代,春节确实是一个放松的假期,偶尔的“奢侈”,也能给人以一定的满足感。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每逢佳节胖三斤”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心理负担,而还要为花钱发愁更成为很大的负担。
其实,节俭的春节一样可以更加热闹。比如,相对于物质消费的“俭”,人们在文化消费上则越来越“丰”了。有资料显示,2014年春节档票房同比大涨84%,达14.1亿元之多。该成绩不但创下春节期间总票房的新纪录,这期间公映的《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也各自创造了票房的诸多纪录。
除了电影票房,春节期间,各地文化消费也是各有特色。在江苏,南京溧水农家游吸引了众多游客,大部分农家乐客房入住率都在80%以上;镇江的“金山湖爱情文化彩灯节”、西津渡民俗文化表演、冰雕展、醋文化博物馆展览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19.5%。
物质消费的冷,就为精神消费的热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花在大吃大喝上的时间少了,也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去从事文体活动。于是,我们看到旅游过年、读书过年等新的过年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轻松惬意、简简单单越来越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费丰富多彩,增加了节日的喜庆色彩,也让传统佳节多了几分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春节是一年的结束,更是一年的开始。过一个节俭的春节,可以让一个人精神轻松;而整个社会从此崇尚节俭,也就会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发展,期待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