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10日 星期一

    《大黄山》的文化寻根

    李 军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10日   14 版)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氛围中,荧屏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现越来越鲜见。因此,优秀纪录片的出现无疑在培育文化土壤、营造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化语境下,国产纪录片如何在艺术性、思想性基础上提升观赏性,形成更大、更持续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业界必须思考的问题。6集大型纪录片《大黄山》可以说是两者的双赢。作为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后央视和安徽卫视合作推出的首部作品,该片播出后收视强劲,继《舌尖上的中国》后再次掀起了“纪录片效应”,网络上“今年去黄山过春节”的流行语就是鲜明的例证。无论对中国纪录片发展还是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而言,《大黄山》都具有极高的行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当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天平很容易向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倾斜,所以很多地方台没有太多资金做“高品质”的纪录片。基于这样的考虑,央视纪录频道联合地方台发起了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不仅让地方台传播优秀作品,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学习、合作,使之能加入到高品质纪录片的制作队伍中,从而形成全行业的良性运转。《大黄山》就是这种产业模式的结晶,它开启了央视和兄弟电视台联合制播纪录片的新模式,可谓进入联盟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一次大飞跃。它的成功将带动更多电视台加入其中,制作优秀作品、传播优秀文化,对未来合作模式的升级起到广泛而积极的示范作用。

        纪录片《大黄山》摆脱了风光片的桎梏,第一次从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全景展现黄山之美,进而揭示出中国山文化之美。自先贤开始,人们接近黄山,既满怀探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又出自灵魂与心灵栖息的需要。《大黄山》展现了两条并行的秘境之路,一条通向神奇、瑰伟、纯净的大自然;另一条,汇合着一代代人的惊叹与迷恋、珍视与敬畏,直抵人的内心。从一松一石的发育、塑形,到山岳世界的奇异空间;从古老的劳动现场,到传承历史的每一个场景,与其说是对美和美丽生活的追寻展示,不如说它是快节奏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省和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传承。

        纪录片是人文的艺术。《大黄山》把对中国人品质与精神的塑造落到平凡小人物身上,以小见大地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比如黄山石工,在机器化的今天,他们仍然沿用古老的放绳刻石作业方式,长绳高悬、脚踏陡崖,其难度和危险可想而知。在片中的放绳工李培生看来,只有在远离喧哗的地方,才能真切地感受着松石草木的呼吸。在陡峭的坡面上垂悬作业,不是勇敢者的冒险游戏,而是人与山共存的默契。同样,片中黄山的茶人方继昌坚持手工制作太平猴魁,他认为尊重茶叶的唯一方式,就是要用手感感觉茶叶在不同工序中的状态。这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融入了人的情感,还有对天赐之物的敬畏。正是片中对这些普通人艰辛付出的描写,向观众铺就了一条通向传说、辞章、游记、修行和信仰的路,通向黄山一代代传播者、开拓者的生命旅途。他们的职业信念和对自然的敬畏、守护,凝聚了当下国人最宝贵、最稀缺的品质,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山景、人文、天道。通观全片,《大黄山》眼里有美,心中有根,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折射了中国纪录片人的思维转换和产业模式变革。在感受美和生命活力的行程中,《大黄山》记录的奇迹与梦想、家园和传统,都来自一脉相承的轨迹。毫无疑问,它用影像传承了优秀中国文化,正积极引领着人们回归精神家园。这是黄山永远的魅力所在,也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