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08日 星期六

    一版如何避免“千报一面”?

    ——本报一版主创谈近期改版策划与报道创新

    柴如瑾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08日   12 版)

        记者:此次光明日报一版改革,在突出特色、避免党报“千报一面”“千头一面”上有哪些思路和做法?

     

        张淼(光明日报总编室一版主编):刊发重磅理论解读文章,讴歌知识界的创造和奉献,一直都是光明日报的鲜明特色。此次一版改革,我们在继续保持本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为努力方向,更加注重强化理论解读,增强版面思想性,同时关注“中国梦”的广阔画卷,展现知识分子、创业者追寻梦想的实践,体现光明日报的独特面貌。

     

        比如,2013年11月25日起,光明日报一版品牌栏目《光明专论》连续推出《为什么说这次全会是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重要会议?》等“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谈文章,全方位解读三中全会精神。这些文章大部分不超过3000字,从问题出发解疑释惑,清新朴实的语言让理论文章十分“悦读”。2013年12月6日刊发的《山坳人生照样出彩——记“中国麻风第一村”里的年轻医疗团队》,讲述了12位70后、80后十年如一日坚守麻风村的“出彩人生”,引起社会对麻风病人、麻风防治工作者的更多关注,也推动各界深入思考怎样更好地做好麻风治疗与防治工作,思考什么是“出彩的人生”。

     

        记者:为落实“改文风”的总要求,光明日报一版在新闻策划、报道形式等方面有哪些具体操作手法?

     

        张淼:从选题来看,一版的新闻更接地气,情理兼备。2013年12月11日刊发的报道《春天的脚步深深浅浅》,向读者讲述了农民父子沈克泉、沈昌健研究杂交油菜的酸甜苦辣,呈现了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矢志不渝。2013年12月13日刊发的《与农为伍 与农共舞》,聚焦全国劳模武胜耀坚守供销社事业,并使供销社成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的故事。沈氏父子、武胜耀是普通的,也是闪亮的,这样的追梦者就在我们身边。将视线对准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回望他们的脚步,是新闻人的责任。

     

        从形式来看,一版的报道更加多样,见人见事。活用、创新新闻报道形式,这是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的关键。我们让理论文章、报告文学、口述历史上一版、上头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比如报告文学曾产生了无数让人难忘的经典,但近些年很少见诸报端。2013年11月27日,本报一版刊发了报告文学《“花王”杨铁顺的故事》,勾勒了中国“花王”杨铁顺的梦想实现之路,笔触细致入微,语言清丽生动。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党委书记纪维建致信光明日报《喜看一版头条刊登报告文学》,认为“一位技校毕业生创业追梦的经历,恰恰是当今中华民族复兴路上千万个创业者的写照”,应该说,这封信表达的是不少读者的心声。

     

        记者:“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版面令人印象深刻,请问一版在版面设计上有哪些改革突破?

     

        张淼:一版是整个报纸的脸面或说门面,当今报纸的一版版面设计,不仅要力求编排时尚大气、清丽典雅,而且要特别注意贴近受众的阅读、欣赏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增强版面的吸引力。一方面,我们在版式上不拘泥于新闻稿件条数等,宜大则大,不惜版面,充分体现;宜小则小,不掺水分,保证干货。2013年12月2日一版对“嫦娥三号”开启落月之旅的报道,以一半的版面进行了重点处理,文字效果、图片使用、标题制作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强化图表使用,增加版面信息含量,增强版面吸引力。在“快阅读”时代,如何让读者在更短的阅读时间里得到更多信息,是媒体特别是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更多使用图表,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段。如2013年12月9日一版,南水北调东线、11月份经济数据两张图表的使用,就使得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清晰了解重大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数据的指向。(本报记者 柴如瑾)

     

    【读者来信】

     

        “门面”新花样“菜肴”有营养

     

        浏览近期的《光明日报》,一版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

     

        酒香也怕巷子深,花好也要多吆喝。现代报纸如果不讲究“门面”,恐难“招到客人”。这次改版,《光明日报》首先在一版“门面”上下功夫。

     

        一是改版后的一版版式灵活多变,一改过去的横平竖直,画线增加几何折角,线条注重粗细搭配。在对厦门海沧和宁波北仑进行报道时,两个板块上下错落,与两个图片新闻浑然一体。二是头版的色调不再仅仅是中国红,还有粉、橙、蓝、绿等多种颜色。2013年12月6日的一版,总体色调是粉红色,报道“中国麻风第一村”的年轻医疗团队。在作者恬淡的行文风格中,读者感受到了麻风村里的柔和与宁静,以及医疗团队的出彩人生。三是大胆使用图表,形成视觉冲击,让一版生动起来。如报道《嫦娥奔月 完美起航》,使用图表画出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运行过程,直接明了,令读者“胃口大开”,先睹为快。

     

        吸引到读者之后,“菜肴”只有美味可口,才能留住读者。在这次改版中,光明日报坚持变与不变,用内容巧“留客”。一版继续把报道焦点对准改革中的中国文化,在行文中显示出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挖掘普通人物身上的不平凡之处,折射出真善美。变化的是,契合当下热点,增加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提高了党报的亲和力。比如《2014部分节假日安排》《小寒将迎年中最冷注意防寒保暖》等,言语温馨,版式活泼,色彩抢眼。

     

        光明日报一版改版,以其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以充满睿智的重点报道、针砭时弊的时事评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充满活力的文化新闻,为读者呈上了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湖北武汉读者 唐崇维

     

    【网友声音】

     

        @问路者

     

        “嫦娥奔月”之际,只要您翻看《光明日报》,就会被“嫦娥奔月 完美起航”几个醒目的大字所吸引。12月2日的《光明日报》一版改变了以往纸媒的常规布局,采用深邃的蓝色对“嫦娥三号”进行了实时报道,版面大气、厚实、时尚、动感,赞一个!

     

        @闲云

     

        报纸形象体现在头版的设计上。改版后的《光明日报》版面与之前相比,通过对版面区间的分割,体现出较强的空间逻辑性,编排手段更多元,突出色彩、线条等版面语言,更注重对读者视觉的引导效果。

     

        @时间停在昨天

     

        《春天的脚步深深浅浅》让沈昌健的油菜花故事再次感动读者,《从5.5%到8%有多远》传递出福建文化产业的坚实足音,《春潮涌动千帆竞》展示了宣传文化思想战线的新气象……改版后的《光明日报》一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漂亮的标题,迅速征服了读者,吸引我们一探究竟。

     

        @毕晓哲

     

        作为一名《光明日报》老读者,对一版改革的变化深有感触。版面设计更紧凑、更美观,尤其是配图插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为报道增色。内容也更加贴近读者关注的热点、焦点,并牢牢把握舆论高地。但能不能在个别版面增加《网民声音》的专栏?或者在版面内容上更多体现网民的看法与观点?这同样值得期待。

     

        @晴空一鹤

     

        亲,一看我就喜欢了。《光明日报》一版清新、大气,充满了笑容,让我眼前一亮。一版是报纸的脸面,民生新闻增多了,还增加了“导读”板块。谁不喜欢呢?

     

        @怡霖

     

        改版后的《光明日报》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而且善于在报道中体现出理性、建设性。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让可读性来得更猛烈些吧!(光明网记者 唐丽华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