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PISA)测试结果公布,在参加测试的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中学生再获第一。
PISA,是一项以中学生为样本的国际评估。到目前为止,上海两次参测均获全球第一。在国际坐标中衡量,上海基础教育找到怎样的自信,又有什么应该自省?参加PISA,能否让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基础教育?
“参加是为了不参加”
从2006年8月上海向PISA提交申请,到如今的“两连冠”,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上海基础教育的评估坐标从全国走向全球。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表示,锁定PISA的全球化标准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PISA测试不是对单个学生、单个学校做简单评价,而是对全上海基础教育状况的整体评价,能够从中获得大量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的准确数据,对国家和地区教育政策的制定很有参考价值。
PISA项目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每次从阅读、数学、科学中选择一个作为主要领域,另外两个作为次要领域。在本次评估中,上海155所学校的6374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9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覆盖了各区县初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数据样本。
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参加PISA项目的城市。尹后庆表示,参与PISA测试“能把上海基础教育和学生学业水平放在全球参照系中对比检验,通过对比找到属于我们的位置,考量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参加是为了不参加”,PISA中国项目组组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教授表示,上海不会永远参加PISA测试,而是要在将来形成自己的科学评价体系,借鉴PISA中先进的考试评价理念、理论、技术,了解国际的情况,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标准、手段、技术和方法体系。
测试结果是长期积淀的展示
两次测试,两夺第一。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海教育界很淡定:两次PISA测试只相差三年,对于一个区域的教育来说,三年不会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PISA的测试结果其实是上海教育长期积淀的展示。
尹后庆透露:“此次PISA成绩公布以前,《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要参观上海的学校,我们推荐他去了闵行区蔷薇小学。这个学校很普通,40%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但弗里德曼参观完后非常激动,说他在蔷薇小学发现了上海在PISA测试中成功的秘诀:与上海对教师的培训和教研大有关系。上海的教师每周有70%的时间用在课堂和教学上,30%的时间用于培训、发展教学技能。他认为有这样一种工作氛围,学校的教学水平一定很高。”
其实,像蔷薇小学这样的学校,在上海非常多。这些学校的校长带领老师,不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实践研究寻求答案。这些“蔷薇之花”为上海基础教育带来了满园芬芳。
有自信也要自省
张民选说:“PISA不是奥运会,不是让大家选取本国最优秀的人来争夺第一名,每个国家智力落后者和智力领先者都不是PISA抽测的样本,PISA的目的旨在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国教育发展。PISA拿到第一后,我们的教育还要继续开放,要抱着自信、自省、自觉的心态对待中国教育。”
自信来自何处?张民选的解读是:上海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现在进入优质均衡,或者说高位均衡的阶段,上海用了很多办法“填谷”,但并没有“削峰”。尹后庆举例说:比如美国人很认可我们的教研制度、老师之间进行互动、碰到问题先切磋等,这些学校内部的做法,我们已经很习惯了,但是美国人却认为我们这个制度很好。
而在上海教育界人士看来,他们需要自省的地方也不少。尤其是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不容忽视。在参与测评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作业时间最长,这说明上海的学生课业负担还比较重。如何合理控制学生作业时间,减少额外作业,给学生更多个性发展的时空等,仍然是上海基础教育需要破解的课题。
“我们可以不要PISA第一,但要追求创新第一。”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对上海在PISA测试中的优异表现做了“冷思考”:未来上海教育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追求成绩还是追求幸福,是要追求PISA成绩的稳居第一还是在创新能力培养找到突破口。(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张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