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07日 星期五

    序跋

    苍凉巴山蜀水情

    ——《彭德怀三线岁月》序

    王春瑜 (北京) 《 光明日报 》( 2014年02月07日   16 版)

        家兄春才的这本集子,是我建议他以《苍凉巴山蜀水情——彭德怀三线岁月》作为书名的。本来,陈荒煤老人生前就已给本书题签:《我写彭德怀》,这当然是我很早就知道的。才兄为此向一些友人征求意见,权衡再三后,还是采纳了我的建议。

     

        苍凉巴山蜀水情——这苍凉二字,让人沉郁、压抑。然而,这绝不是我或才兄故意板起脸来无病呻吟,故作悲凉,我们岂能给这段历史涂脂抹粉,装扮笑脸?事实上,本书描写了彭德怀元帅忍辱负重,在“三线”的种种轶事,以及采访知情者过程中的琐闻。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记叙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彭总因敢于说真话、为民请命而被罢了官,在“文革”中仍不被放过,押回北京,批斗、隔离、折磨,最后连骨灰也改名换姓,再一次放逐到这“血染枝头恨正长”的望帝故都来。呵,产生过多少英雄豪杰、忠臣良将、文星诗仙的巴山蜀水,载负着一代元戎、千古忠良的骨灰,以及关于彭总的辛酸往事,实在过于沉重!山无语,只有奔腾不息的蜀水惊涛拍岸,我们似乎听到了它为彭总痛哭、抗争、咆哮。在艰难岁月里,彭总几乎踏遍巴山蜀水,献出了他对祖国、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才兄的这些文章,实际上是追寻了彭总当年的足迹。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让当代及后代的有心人,毋忘曾在人民共和国发生的巨大悲剧,时刻警惕以任何形式出现的历史悲剧的重演;毋忘彭总的铮铮铁骨、高风亮节,他才是大写的中国人!因此,才兄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挤出了休闲时间,积沙成塔,在写完曾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彭德怀在三线》一书后,又完成了这部书,他的精力没有白费。

     

        当然,在21世纪之初,我们应当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去看待、思考彭总的悲剧。历史上曾不断上演“一代名将史,千年孤臣泪”。2000年,我在上海、北京的学术讨论会上说,回顾20世纪,如果我们不能在政治文化方面走出龙的阴影,也就是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阴影,我们就难以在21世纪阔步前进。我想,21世纪中叶或末叶的读者如果来读才兄的这部书,就会发现,我们的民族曾经迈着多么艰辛、沉重的脚步!因此,彼时彼地,本书仍然不会失去它的价值。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杂文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