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02日 星期日

    厦门:城市文明看什么

    作者:马跃华 纪菁 《光明日报》( 2014年02月02日 02版)

        1月22日,厦门市的全国道德模范、省道德模范、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优秀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他们的事迹让人们心潮澎湃、肃然起敬……

     

        1月25日,2013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评选颁奖现场,多少人在泪眼朦胧中回味感动……

     

        刚刚跨入新年,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活动接二连三地在厦门上演。他们让厦门这座文明城市更有热度,同时也让厦门文明城市的创建持续“保鲜”。

     

    扣紧民生主题

     

        有人说,“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称号是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步体现的集大成者,也是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道题,似乎有点难。

     

        厦门早就对测评体系进行了层层分解,让任务“落地”。面对测评体系越来越专业,测评内容越来越广泛,测评方法越来越灵活,湖里区还专门编辑了一本书,让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随时翻看对照,“吃透”测评体系。分析得越透彻,主题就越明晰。厦门发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题一直都是紧紧扣住民生,除了逐条对照测评体系,更重要的是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让创建工作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这就消除了有些人的疑虑:文明创建为了什么?是为了迎接检查、得名次,或者只是领个奖牌回来挂着?用最直白的话说,从微观上来看,是为了让城市的天更蓝,街道更整洁,空气更清新,人际更融洽;从宏观来看,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惠民。

     

        从担心搞创建只是走过场,到夯实长效机制,天天讲文明、月月抓文明、年年创文明,再到如今的让创建工作根植于这方沃土与时俱进,厦门的文明创建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近来,厦门的一件大事,就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不久前,厦门召开的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上,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这样说,最近我们在编制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需要大家一起来凝聚共识。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目标、内涵、手段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厦门市民,都是要为老百姓打造更好的家,都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厦门的具体实践。要把文明城市的创建融入正在推进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去,融入美丽厦门的共同缔造中。

     

    管理由刚转柔

     

        拿到一块奖牌要比守住这份荣誉来得更容易些。守住这份荣誉,对厦门来说,意味着文明城市的管理必须走向精细化,把每个角落里的不文明行为或者不文明现象找出来,解决掉。

     

        厦门有一支特别能发现问题的市民文明巡访团,他们对交通秩序、公共场所、行业窗口、区街环境等进行巡访,年度查纠问题4000多个。在厦门,像这样“民”字头的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队伍越来越多了。厦门文明城市的管理已经开始转向柔性,更具人情味,也更受群众欢迎。

     

        永福宫巷,道路狭窄,占道摆摊又一向很多。卖零食的、卖海鲜的交织在一起,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城管自然不能容忍这个局面,免不了要驱赶占道商贩,处罚摊主。但执法人员一走,商贩们又从角落里钻了出来。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却因为来了两个老街坊而改观。她们不骂也不罚,尽聊家常,门口有垃圾还帮忙打扫。一个开小卖部的大姐说:“都是老街坊,脸上挂不住的!”

     

        经常坐在永福宫巷门口纳凉的陈阿婆,见到她们的出现就竖起大拇指说:“了不得,了不得,你们比城管厉害!”

     

        这两个老街坊可是有“身份”和任务的。她们是被聘过来的文明宣导员,主要是劝导和纠正不文明行为。文明宣导员都是最普通的居民,来自社区,来自基层,他们进行文明宣导时,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居民。目前,思明区的这支文明宣导队已经有1000人。

     

        这样的柔性管理,希望通过身边的人来感化,让居民从一件件小事小习惯开始积累,最终自然而然地规范起来。

     

    培育“平民英雄”群体

     

        尽管是冬日,来自斯里兰卡的珠宝商苏达西纳心里却热乎乎的:“厦门好,厦门人好!”说起遭遇,他不停地竖起大拇指。来厦参展的他不慎把一箱价值超过50万美元的珠宝遗落在出租车上。在热心市民、的哥和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一个小时,他找到了丢失的珠宝。“我的身家性命全在那箱珠宝上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苏达西纳依然激动不已。

     

        厦门好人多,这是厦门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是在碰到困难时,总会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爱。如今厦门人的爱心已经从“大爱”走向了“小爱”,他们当中不分贫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公交车上让座、热情为游客指路,这种小事比比皆是。

     

        厦门从道德模范“引路”带出了越来越多的“平民英雄”。“平民英雄”产生“滚雪球”效应,被更多的厦门人“汲取”,进而让他们内化于心的力量再次外化于行动上。目前,厦门已注册的志愿者超过了43万人。(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 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