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上将腐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腐败,指贪腐官员级别高、涉案金额巨大、案件结果非常严重的腐败;一类是微型腐败,指涉及官员级别较低、金额较少且没有明显严重后果的腐败。遏制大型腐败固然重要,但微腐败的负面影响有时更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微腐败更直接地影响着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微腐败往往发生在老百姓身边,老百姓也会因此建立对官员形象的认知。所以,微腐败治理得好能更为直接地改善政府的公众形象。
二是微腐败是偏向治标的策略,但治标能够为治本赢得更多时间。众所周知,反腐败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但要根治腐败难度很大,出台治本举措的周期长,要经过试点论证,非预期后果较多。但是不能说治本的方法还没找到就不去治标。相比国外对官员日常公务行为的规定,我国的规定更加详细,并涉及到与国人生活习惯更接近的做法,例如禁止公款送月饼、年节送礼等。
过去一年来,我国反腐力度很大,反腐举措中也体现出中国智慧,可归纳为不照搬、不激进。具体体现为:
一是采取了渐进式反腐策略。中国公共部门众多、公务人员规模较大,短时间内要想根治腐败,难度相当高,先摸索试点待政策成熟时再推出更好。如去年特别强调了针对部级官员监管“真空”的巡视制度等,对于遏制腐败起了很大作用。
二是我国实行以党内监督为核心的监督,以纪委和纪检监察机构为核心、其他手段和部门相配合的廉政组织架构。横向比较一下,中国香港有独立的廉政公署,美国主要依靠司法机构进行反腐,通过普适的法律来规范官员行为。而我国大部分公职人员都有党员身份,这既要求对党员有纪律监督,同时也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三是微腐败治理中的很多做法,在约束和规范公款使用的同时,对人情关系的负面影响也予以了纠正。
新近出台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将反腐败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体系化治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源头治理。在各领域的改革中与反腐败结合,比如财税改革、医疗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都要考虑到怎么约束权力、监督权力。二是在解决各领域腐败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设计,它不一定是纪委制定的反腐败制度,但可以应用到各领域。
治理还要强调更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腐败问题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本质上都是公权私用,但表现形式不同,腐败滋生的土壤和原因也不同。针对中国的文化、官员的行为特色、政治制度的特征等开展反腐败,对公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更好地对准目标、对症下药,可使反腐败治理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基于中国国情的反腐败举措也要系统化,譬如有的出台党内规范,有的还要辅以立法配合等,从而真正驱除关系文化中对廉政建设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解放日报》2014年1月8日5版 李小佳 李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