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海洋经济调查不久前正式启动。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0%。如今,随着海洋科技的突飞猛进,与海洋有关的“蓝色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海洋,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源泉。不久前,第二届“中国东海论坛”在浙江海洋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等单位的10多位院士专家,围绕“蓝色经济”发展背后的“海洋科技”展开了充分探讨。本报今摘编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吴常文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研究员的报告,与读者分享。
卫星遥感助力海洋渔业大国建设
卫星遥感具有三大作用:渔情预报、资源评估、安全保障(权益/作业/生态)。今后10年内,我国从海洋渔业大国向强国发展过程中,卫星海洋遥感将为维护我国海洋渔业权益,拓展远洋渔业新资源和发展近海生态渔业等做出更大贡献。
海洋渔业是我国战略性产业,关系我国优质蛋白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海洋生态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物种20278种,具有捕捞价值的达2500余种,可养殖面积350万公顷。基于遥感的渔业资源评估,近年来才刚刚起步。
保障渔业资源生态环境。有的捕捞作业过程中,底部拖网过度,海底生物种群被极度破坏,海域受工农业废水、废物等污染,严重破坏栖息环境,威胁海洋生物资源。例如,赤潮造成水体缺氧,堵塞鱼类器官,恶化生态环境,导致鱼类死亡。基于遥感的赤潮速报,可以对灾害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
保障海洋渔业作业安全。海洋的灾难94%来自风暴潮。因此,海面风浪场实时速报非常必要。自2009年4月20日开始,我国业务化遥感产品已应用于制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海洋预报》节目。建议在此基础上应用3S技术,实现渔业作业环境速报。此外,卫星遥感还可以增强掌控海洋渔业资源能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拓展远洋渔业新资源的种类和空间;发展高效节能近海精细低碳生态渔业;对生态环境实时监测。
总之,建议国家建立国家级海洋渔业遥感业务化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建立卫星遥感“数据—信息—知识”共享的海洋渔业遥感系统,提升海洋渔情预报、渔业资源评估和安全生态渔业的保障能力。(海洋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德炉)
增加海洋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气候变化。在国际气候谈判时,中国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两全其美之策就是增加海洋碳汇。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导致,而海洋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缓解气候变暖。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已知机制是“生物泵”(BP)和“溶解度泵”(SP)。而我们新提出了一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制,即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海洋在地球气候中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微生物驱动的,微型生物近年来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研究不断深入,学科迅速发展。
MCP的应用前景,就是建立“微型生物碳泵”储碳新机制。MCP是基于溶解有机碳的非沉降机制,比BP的储碳能力更强,不仅储碳,而且释放氮、磷,从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提升;与SP相比,MCP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不存在化学平衡移动,不会导致海洋酸化。MCP概念的提出,始于对“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AAPB)的系统研究。不产氧光合作用包括厌氧不产氧和好氧不产氧两种光合作用类型,其中很早发现并被深入认识的厌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在不断氧化的现代海洋中,由于氧抑制作用而被限制在有光的缺氧区域。AAPB则由于对氧的适应机制在现代海洋中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的真光层。
因此,AAPB在海洋生物量中占有重要份额,并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AAPB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形成“ATP”(三磷酸腺苷),从而实现固碳,这就是海洋碳汇机制之一。属于γ-变形菌的AAPB在全球海洋大量存在,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高速发展期能维持多长时间、能创造多少财富、能形成多少积累。如硬性减排将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甚至影响到百年不遇的崛起时机。植树造林这类陆地碳汇固然重要,但储碳时间短,成本相对高,海洋增汇有着巨大的潜力,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大约有30%被海洋吸收,海洋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 焦念志)
科学养护渔业资源 维护东海海权
“科学养护东海渔业资源,维护东海渔业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事关我国重要的海洋蛋白质来源,而且更事关我国东海海洋事业发展大局,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尽快制定“东海渔业振兴工程”规划。
第一、制定维护渔业权益全方位战略。我国需要制定全方位的、积极的维护渔业权益战略,包括开展全面的渔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提升依法解决问题的话语权,包括发展全面的渔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提升依法解决问题的话语权,积极实践自己主张的海洋权益。
第二、建设东海渔业资源种质保护基地。东海区域渔业资源丰富,但有的资源已经灭绝,不少资源濒临灭绝,建议尽快建设最大规模的东海区域渔业资源种质保护及渔业资源苗种繁育基地,开展重要的渔业类种质保存、苗种繁育,为东海区域渔业的永久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第三、建设东海渔业资源智能监测平台。针对东海渔业资源特点,集成国内外现代资源监测装备技术体系,建设东海渔业资源智能监测研究平台,对东海渔业资源实行实时跟踪,彻底改变传统的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方式,建立起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渔业资源监测网络。
第四、根据东海渔业特点,科学设计,制定实施基于社会—经济—渔业复合生态系统的东海渔业振兴工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态系统任务。
第五、加快建立两岸联合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权益机制。近年来,两岸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这种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在东海渔业问题上进一步发展合作提供了可能。(浙江海洋学院院长、教授 吴常文)
大力发展蓝色生物经济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广泛,人们把它形象地分为绿色生物技术(农业)、红色生物技术(医药)、白色生物技术(工业)和蓝色生物技术(海洋)。
海洋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是利用海洋生物及其组分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定向改良海洋生物遗传特性。欧盟科学家给“海洋生物技术”下的定义更简洁:海洋生物学知识与技术用于开发制品和为人类谋利。
国家最紧缺的战略资源,都可能从海洋中获得。包括粮食(蛋白质、食品)、油气、淡水资源等。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从海洋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利益,成为二十一世纪沿海各国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欧洲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10年乐观估计,“欧洲在十年内将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技术的领先者,海洋生物技术当前的全球市场价值为280亿欧元,如果工业界与科技界共同合作,市场价值将以每年12%的增速发展。”
蓝色生物经济是生物经济与海洋经济的交集,可认为是以科学保护、可持续开发和循环利用海洋生物基资源和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经济方式。换言之,我国应当以海洋生态系统和存在其中的生物资源(包括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和基因)为基础,利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大力发展蓝色生物经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建海)
(本报记者 袁于飞整理)